很多人体检发现颈动脉里长了斑块,担心导致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
那有没有逆转、缩小斑块的方法?
做好4件事
动脉斑块或能完全消退
2023年,西班牙研究人员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从中青年时期就开始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或可以起到让颈动脉斑块消退的作用。
该研究对受试者随访6年后发现,有32.7%的受试者的动脉硬化斑块总体积增加100%及以上,有8%的受试者体内斑块完全检测不到了!
这一发现打破了动脉硬化不可逆转的固有认知,研究团队发现,满足以下4个条件,就有可能让斑块实现早期治愈——
1. 早期干预
研究团队发现,年龄是动脉斑块进展的最主要因素,所以从中青年时期开始,就要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
2. 控制血脂
血脂水平,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水平上升,是导致动脉硬化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一定要积极控制。
3. 不要吸烟
烟草不仅伤肺,也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可以损伤血管内皮,导致坏胆固醇发生氧化反应,并顺着破损的内皮进入到内膜下,慢慢形成斑块。戒烟,是“消退”斑块的重要条件。
4. 控制收缩压
收缩压是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高压,其正常范围为90-140毫米汞柱。血压过高,血液对血管壁的冲击力变大,容易造成血管内皮受损,从而加速斑块形成。
健康时报资料图
预防斑块形成
比逆转斑块更重要
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一旦血管斑块形成,就无法逆转。然而,近年来的科学研究和医学进步已经开始颠覆这一旧观念。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张乐在CCTV生活圈刊文中表示,通过有效的降脂治疗和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控制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斑块就有可能会逆转。
但是斑块逆转是需要时间的,既往研究也提示,通过有效治疗,斑块逆转的时间大概可能需要1-2年,这个过程还需要去观察。
相对来说,软斑块更容易逆转。如果斑块的表面不光滑、不规则,同时回声比较弱,这种斑块一般富含更多脂质,被称为“软斑块”,相对来说更容易逆转。
需要注意的是,软斑块也更容易脱落,引发脑卒中的概率也更高一些,需要高度重视,及时进行干预、治疗。②
这样看来,减少斑块形成比逆转斑块更为重要。因此,了解一些干预措施并将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对于保护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防血管斑块
这6类人尤其要注意
1. 抽烟喝酒的人
吸烟和大量饮酒都是催化斑块生成的危险因素之一。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朱翠玲曾在接受大河报采访时表示,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使促进动脉硬化发生的低密度脂蛋白增高,使保护动脉免于发生硬化的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同时使血压升高,并导致动脉硬化发生。
而大量饮酒不但可导致脑血流量减少,还可损害肝脏影响脂质代谢。
健康时报资料图 孙欢摄
2. “三高”饮食的人
高盐、高糖、高油的“三高”饮食,不仅会引起肥胖,还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同时,可能引起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增高,导致更多油脂沉积在血管壁上,这些都会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
3. 久坐少动的人
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身体排出废物,增加血管弹性。而长期的久坐不动会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血管内垃圾堆积,易形成硬化斑块。
北京地坛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张强曾在健康时报刊文中表示,久坐少动者,血液循环减缓,血液黏稠度增高,心肌收缩乏力,久而久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都会伴随而来。
健康时报资料图
4. 经常熬夜的人
美国麻省总医院研究人员2019年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表示,睡眠不足会增加炎症细胞,这是导致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
研究人员表示,大脑激素可以控制骨髓中炎症细胞的产生,从而有助于保护血管免受损伤。而这种抗炎机制受到睡眠的调节。如果经常睡眠不足或者睡眠质量不佳的话,这种机制就会失效,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
5. 超重肥胖的人
2019年发表在《柳叶刀》子刊上的一项研究显示,肥胖青少年的动脉血管,在十多岁时就已经开始变得僵硬。研究发现,持续体脂过高的人群动脉更僵硬。而动脉僵硬度高是动脉硬化一个明显的信号,会增加心梗、中风发生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6. 压力过大的人
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黄进宇曾在健康时报刊文中表示,高压力和高强度的工作以及经常熬夜时,人体生物钟可能会被打乱,交感神经长期处于兴奋状态,导致体内过多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进而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和血糖升高,加速了动脉硬化的进程。
健康时报资料图 曹子豪摄
预防斑块形成
做好这几点
既然这么多人都有动脉斑块,那么如何预防斑块的生成呢?可以从饮食、运动、生活习惯以及药物控制等6方面进行干预。
1. 健康饮食——热量摄入别超标
吃饭七八分饱,少吃高脂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少吃盐和糖,严格控制总热量,避免超重和肥胖。
平时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吃深色蔬菜;多吃粗粮;常吃坚果、豆类;多吃深海鱼或鱼类,最好清蒸。
2. 适度运动——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
适度的运动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减缓斑块的进展。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规律、适量、循序渐进地进行。一般以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为宜,每次约30-50分钟,每周3-5次。
3. 生活习惯——一定要戒烟戒酒
抽烟饮酒都会影响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因此戒烟限酒等措施有助于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水平。
4. 规律作息——不要熬夜晚睡
建议每天23时前入睡。长期熬夜会导致睡眠不足,内分泌异常,从而诱发脂代谢紊乱等一系列问题。
5. 控制体重——避免肥胖超重
维持健康体重有利于血脂控制;同时,建议腰围控制在男性<85厘米、女性<80厘米。
6. 科学用药——控制好血脂水平
如果通过生活方式仍旧无法改善血脂时,可以遵医嘱使用药物,来控制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