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淹水闷棚用水量巨大,且对土壤保水性有一定要求,适宜建棚前为水稻土的大棚,沙性土壤不建议使用。
2.危害蔬菜的各种病原菌大都粘附在枯枝残叶上,为此要求,将换茬拔除的植株和大棚内的枯枝残叶全部清理出棚外(注意禁止在大棚外焚烧),此操作可大大降低病原基数。
3.地膜、滴灌带一并清理出去,利于后期打地等操作;吊绳盘拢,有条件用黑色塑料袋或防老化布袋包裹,防止在高温过程中老化。二膜一定要卷起来绑扎严实,防止耕地过程中灰尘沉降,影响二膜后期使用;及闷棚过程中水蒸汽积累,容易压坏棚膜和拱杆。
4.将植株病残体清除后,最好关闭所有通风口,高温熏蒸一周。在高温情况下,有针对性增加重点需要杀灭病虫害的杀虫杀菌烟雾剂,药效会被提高十几倍。可对大棚棚膜、立柱、吊绳和钢丝等都可以全面彻底消毒。
5.灌水之前注意棚内电箱、电线等用电问题,谨防短路或触电。
6.灌水打地之前可先均匀撒施有机肥和木子麸,可在闷棚过程中进一步发酵,也可使肥料更均匀,杀灭线虫;但若撒施生鸡粪,需要注意保护立柱,防止腐蚀;此外,对于盐渍化严重,土质酸化板结的土壤,建议撒施生石灰进行土壤改良。
7.放水前将滴管四个主管口密封严,以防灌水过程中堵塞水管;选用木棍等支撑水肥器管子,防止高温过程中管子软化,影响后期使用。
8.一定要将地打平,水是良好的导热介质,有助于土壤保持较高的温度,使土壤形成缺氧环境,更加有利于杀灭病虫草害。若土表裸露,则达不到理想的闷棚效果。同时,浇大水还能把土壤盐分带到土壤深层,起到降低土壤盐分含量的作用。
9.闷棚这15-20天内一定要确保土壤处于淹水状态且日平均温度60℃以上。理论上高温季节闷棚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但需考虑农事安排和大棚使用情况,以防损坏大棚;闷棚期间要关注棚内水分蒸发速度,如7天内已不见明水,需及时补水。
10.闷棚期间棚内温度较高,注意在大棚四周张贴警示标志,避免人、畜入内,发生安全事故。
11. 经过一段时间的高温闷棚后,棚内的病原菌基本已被杀死。但种苗、农具、鞋子等都可能会将病源重新带入棚内。为防治土传病害,土壤消毒是基础,但要避免病害发生,防止病原再次传入绝不可忽视。建议高温闷棚时,要把经常使用的菜筐、水带、锄、铁锹、旋耕机等常用工具和进出大棚的工作服、工作鞋等一块放入棚内闷一闷,杜绝或减少外来病菌和线虫的再次侵入。
12.闷棚结束后建议采用井水浇灌,使用露天水源时注意残枝败叶、杂草、清园植株等病菌侵入,引发二次污染。此外,此方法成本相对较低,但周期较长,请酌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