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运动,轻松掉秤。”“一喝见效,包瘦包苗条。”看到这些宣传语,想要减肥的你会不会心动?“618”前夕,这些“减肥咖啡”的广告充斥着各大网购平台。看到这些“魔性”、浮夸的广告词,河南怀律律师事务所律师赵一婕告诉记者:“先不说能不能减肥,单看这些广告词就可能涉嫌违法!”
“减肥咖啡”有奇效?
有数据显示,2023年,按照我国超重和肥胖的BMI(身体质量指数)分类标准,1580万成年受试者中超重人群占比34.8%,肥胖人群占比14.1%。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于身体形态的关注,人们对于体重管理的需求越来越高。
又是一年“瘦身季”,一心想在减重路上“弯道超车”“一劳永逸”的小红书网友“花小李”记录了自己买“减肥咖啡”遭遇的骗局。
“绳也跳了,水煮菜也吃了,我用了好多方法,还是减不下来,但愿这个咖啡有‘奇效’。”“花小李”是在某微商看到一则销售减肥咖啡的广告,这款“女神咖啡”宣称:喝一杯等于运动5小时,一个月能瘦15斤。于是“花小李”迅速下单买了两盒。拿到咖啡后,“花小李”根据说明书的指导饮用了这款咖啡,但等来的不是身形发生明显变化和体重秤上数字的减小,而是出现了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口干、心慌、浑身冒冷汗,她的精神也萎靡了不少。
不少小红书的网友也在下面留言跟帖:“我也买了,根本没有广告上宣传得这么牛。”“每次喝都心跳加速,还会出现心悸的情况,只喝了几天就受不了了。”“例假出走,还掉头发,谁来管管这种微商产品?”
乱“话”渐欲迷人眼
记者在某知名购物平台以“减肥咖啡”四个字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不到两秒,各式各样的“减肥咖啡”呈现在眼前,款式繁多,价格不等,尤其是商品主页面的“宣传标语”更是让人一时看花了眼,不自觉想点进去了解一下。当记者点开这些商品链接,下拉后,出现了“控制食欲真不错”“掉了7斤”等清一色的好评,每月“600+”“1000+”的购买量更是如同磁石一般抓人眼球。
“这两年,‘减肥咖啡’的广告层出不穷。”赵一婕律师告诉记者,自己先前在网络上也看到过类似案件的判例,作为微博上的“法律博主”,也多次收到过相关案例咨询。她表示,这些广告宣传通常非常诱人——“喝一杯等于运动五小时,代谢起飞躺平燃脂”,这样的广告内容带有虚假成分,容易引人误解。赵一婕指着某平台上正在售卖的“减肥咖啡”包装告诉记者,所谓虚假广告,是指商品宣传的内容与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实际质量不符,“看了这样的宣传,可能会让消费者产生错误的联想和判断”。
“减肥”咖啡不简单
“除了广告乱象,这些所谓的‘减肥咖啡’大多是‘三无’产品。”包装上没有注明生产厂家、合格证明、配料成分等食品应有信息。
2021年,添加西曲布明的某牌减肥咖啡被兰州市公安局依法立案侦查。
如今,该品牌咖啡仍然出现在某购物平台,能被消费者购买。
今年4月,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人民检察院对生产销售“三无”减肥咖啡的何某、廖某等36人以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依法提起公诉。经查,犯罪嫌疑人何某、廖某等人在网上购买散装咖啡掺入国家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的西布曲明,在条件简陋的小作坊中进行简单包装,编造生产日期,通过微信、小红书等平台进行销售。
打着“减肥”的旗号过度渲染,实际里面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西布曲明。“西布曲明”是什么?北京大学教授王岳表示:盐酸西布曲明最早是精神科使用的药物,具有抗抑郁的作用。后来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服用者会产生一种饱腹感。于是就有人想到,这个药物似乎可以用来减肥。“然而,它对人的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会有一种不可逆的严重损伤,因此国家药监局禁止使用这种药。”
同时,承办该案的德城区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朱红提醒广大消费者,西布曲明是国家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的违禁药品,但仍有不法分子抓住女性减肥市场需求,为谋取非法利益,在减肥类食品中添加。消费者在购买减肥类产品时,要分清楚买的是保健食品还是药品。如果是药品,必须有“国药准字批准文号”;如果是保健食品,外包装上应印有“国食健字批准文号”。
抖音百万博主“明星营养师修贤”在减脂科普视频中经常提到:喝咖啡不会直接让你掉多少斤肉,只能起到利尿、消肿的作用。“运动前来一杯咖啡,可以增加运动表现,也能提高燃脂效率。”除此之外,喝一杯无糖美式咖啡,可以缓解人的饥饿感。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记者呼吁大家,在瘦身的同时,也要记住健康才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