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了不起的甲骨文丨知了声声 夏日聊“蝉”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自古以来,中国人夏天都有蝉声相伴。蝉成了夏日的标志。

其实“蝉”字起源很早,据河南省儿童文学学会副会长、古文字学者袁勇介绍,“蝉”字起初应该是描绘蝉形象的象形字。不少学者认为,商代甲骨卜辞和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铭文中,表示方国名称和族徽的蝉形符号,应该就是早期的“蝉”字。

甲骨文“蝉”字

小篆“蝉”字

“‘蝉’是一个形声字,形旁‘虫’表示蝉是一种昆虫;声旁‘单’表示‘蝉’字的读音。”袁勇告诉记者,有人认为,“蝉”也是会意字。南宋诗人陆游的祖父陆佃写过一部名物学著作《埤雅》,书中指出,蝉是经历了蜕变而传续生命的(变蜕而禅),所以叫作蝉。这种解释,认为“蝉”有禅变、生命接续的意思。

“蝉”字的声旁“单”,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被释为“大也”。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认为,“单”本义应为“大言也”。嘹亮的鸣叫声,的确是蝉很能引人注意的地方。但它的鸣叫声,却并不是从口里发出的,它甚至没有明显的口部。我国古人很早就发现了这一点。

“兔丝无根而生,蛇无足而行,鱼无耳而听,蝉无口而鸣,有然之者也。”《淮南子·说林训》中认为,这些现象都有它的合理性。

《说文解字》中有关“蝉”的记载。

许慎的《说文解字》里说:“蝉,以旁鸣者。”认为蝉的鸣声从两胁发出。也有人认为“旁”指翅膀,蝉是靠翅膀摩擦而发声。这显然是错误的。蝉的发声器在腹基部的两侧,是一个叫作鼓膜的特殊结构,鼓膜靠鸣肌控制,振动发声。由于鸣肌每秒能伸缩约1万次,加上蝉身上的“盖板”以及腹部空腔等结构的配合,声音被放大,蝉鸣才如此响亮。雄蝉通常在遇到危险或求偶时,会发出鸣叫声。雌蝉没有发声器,但在腹部有听觉器官,可以感知到雄蝉的叫声。

西汉辞赋家、语言学家扬雄在《方言》中说:“蝉,续也。”他认为“蝉”字有连续不断之意。所以,直到现在某人连任职务,或者连续获得某种称号、荣誉时,称为“蝉联”,也写作“蝉连”。

古人将蝉视为人品高洁的象征,对“蝉”是十分推崇的。

三国曹植《蝉赋》中,把蝉描述为一个“淡泊而寡欲”“与众物而无求”的贞士形象。

蝉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学内涵。蝉有文、清、廉、俭、信、容六种品德,西晋陆云的《寒蝉赋》曰:“夫头上有緌,则其文也;含气饮露,则其清也;黍稷不食,则其廉也;处不巢居,则其俭也;应候守节,则其信也;加以冠冕,则其容也。”

蝉翼轻薄透明而有花纹。汉代在皇帝身边工作的官员侍中、中常侍的帽子上,都有着蝉翼状的装饰,就是取义蝉的高洁。

此外,蝉的造型很早就被中国人选用为佩饰,考古学家还发现5000年前红山文化时期用于佩戴的玉蝉。从商代至汉朝,都有往死者口中填塞玉蝉的情况。两汉时期的玉蝉,出土量尤其多。古人为什么往死者的口中填塞玉蝉呢?

“这和当时社会盛行追求长生不老、升仙不死的思想有关。”袁勇说。

《荀子·致仕》中说:“夫耀蝉者,务在明其火、振其树而已;火不明,虽振其树,无益也。今人主有能明其德者,则天下归之,若蝉之归明火也。”

荀子以耀蝉(一种捕蝉方法)这件事,来比喻君主如果德行贤明,就会像明火吸引蝉那样,使天下人归附。

夏日蝉鸣,拂之不去。中国古代的蝉文化,耐人寻味。

评论
科普中国●yling
进士级
甲骨文中的“蝉”字,象形于蝉之形态,传递着远古的声息。蝉文化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从象征高洁到表达情感,再到成为士人理想人格的化身的过程,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理解和情感寄托。每当盛夏时节,蝉鸣拂之不去,中国古代的蝉文化,耐人寻味。发扬传承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
2024-07-19
演绎无限精彩!
大学士级
蝉作为大自然中渺小的一物,对于中国古代人们的意义很重。可以作为一种“蝉文化”在传统文化历史中占一席之地,是蝉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或是情怀。
2024-07-19
无为通达
学士级
蝉文化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从象征高洁到表达情感,再到成为士人理想人格的化身的过程,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理解和情感寄托。
2024-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