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以科学精神体现人文关怀

四手联谈:中国科学家
原创
讲述中国科学家故事,传播科学家精神
收藏

走进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以下简称“精研所”)门诊大楼,便可以看见—块“菲迪亚一北医大神经科学研究实验室”的纪念碑,该实验室是精研所与意大利菲迪亚药物研制中心共同建立的。据沈渔邨教授介绍,这只是众多国际交流项目中的一个。

从1980年开始,沈渔邨就积极倡导国际学术交流与协作。在她的努力下,世界卫生组织分别在北京和上海建立了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卫生研究和培训协作中心。20年来,协作中心在世界卫生组织的资助下,致力于提高国内精神科医生专科学术水平,先后在全国各地举办了30多次精神病学和精神卫生讲习班,如精神药理学、司法精神病学、身心医学等。为提高综合医院对精神疾病的识别率,提高人们对灾后精神救援的认识,协作中心还开展了相关培训。

看到精研所一个个交流成果,许多国内同行都非常钦佩沈渔邨教授超凡的外交能力。一位曾经和沈渔邨一起出国开会的精神科医生告诉记者,沈渔邨教授一到会场,就像一位外交家。但在采访沈教授时,她却一再说:“我不是外交家,我也不会什么外交手段。是我们的工作赢得了国外同行的尊重和支持。”

在采访沈渔邨教授时,记者常听到她说:“人家做过的事情我们再做,就没意思了。”可以用一句现代用语诠释这句话的含义——她有极强的超前意识。

沈渔邨教授的这种超前意识使她拥有许多“第一”。她培养了我国第一位精神病学博士。20世纪90年代她曾是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首批八位名医之一,她的研究和临床工作也有许多方面和“第一”有缘。

1974年,沈渔邨教授从干校重返北医三院时,国际精神疾病管理模式的变革刚刚起步,她就已经开始行动了。为使广大农村精神病患者得到医疗的机会,她用了三年时间带领科室的同事在北京海淀区19万农村人口中创建精神病患者家庭社会防治网,这在国内外是首创。

据沈渔邨教授说,为完成这项工作,他们风雨无阻,有时遇到大雨、洪水,鞋都被冲走了。她在乡间小路上骑自行车,摔下来好几次。但通过社区的宣传教育和基层医生的培养,乡村的精神病患者走出了关锁他们的黑屋,重返社会。

而在精神病学的实验室研究方面,她也有极强的超前意识,无论是1986年在第138届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年会上所报告的抑郁症患者的生化基础研究,还是她在精研所开展的酒依赖患者分子遗传学研究,都站在了精神病学的前沿。

沈渔邨曾经写过一段话:“精神科和许多学科有交叉重叠。要利用各种可能的场合进行交流、宣传自己、学习他人的经验,包括学习国际同行的经验。我们将面临的巨大挑战,其中包括医疗改革在内的各种改革的挑战。如何适应形势的变化,积极配合乃至引导变革,使之向着有利于专科的方向发展,将是我国精神科必须面对的严峻考验。展望新的世纪,应该说是希望与挑战同在、困难和机遇共存。然而,有压力才有进步,深信我国的精神科一定能够战胜压力。”

杨宇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