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当地时间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从古至今,纵贯南北的北京中轴线,蕴文化之脉络,聚古韵之精髓,彰显出京城独有的壮美秩序。在历史的进程中,擎起城市脊梁,触古都岁月绵延,感时代流转变迁。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马全宝认为,中轴线不仅在历史和文化上具有深远影响,还带动了北京老城商业、交通、生态和产业的四重价值叠加,为现代北京城市的规划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他表示,北京中轴线的智慧与风华持久弥坚,通过对它的研究,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和保护这条古老的“城市脊梁”,还能从中汲取智慧,指导未来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您知道吗?在这条揽尽自然、内蕴人文的中轴线上,还暗藏着一些可能您平时没有注意到的奥秘。
北京中轴线上的“世界最小城堡”
北京中轴线上的北海团城,被誉为世界最小的古城堡之一。周长276米的团城,是座精巧别致的小庭园,拥有富丽多彩的文物古迹,也是古代集雨节水工程的典范,“从上至下”均蕴含着诸多巧思。抬头仰望,团城古老建筑的屋顶潜藏着许多生态智慧。不难发现,屋顶上方相对陡峭,下方则相对平缓,之所以如此设计,是因为当大雨滂沱之时,上方的水能够借着更大的倾斜角度快速向下排,但临近房檐之时,便会逐渐平缓,从而使水流更多地向前冲,以免雨水对房屋造成损伤。
▲团城古建筑的屋檐同时,瓦片的精巧运用也体现了古人对雨水的应对之策。北京建筑大学教授王崇臣介绍道:“团城的建筑屋顶多为筒瓦与板瓦交错排列而成。所谓筒瓦,便是如拱桥一般凹面向下排列,而板瓦则是凹面向上,且多为错落排列。降雨时,水便会从筒瓦形成的瓦垄流向板瓦所在的位置,随后顺着倾斜的角度,流向板瓦的末端——滴子,其下方中部均有一个尖端,能够实现对水的引流,就像倒油之时,用筷子向细口瓶中引流,使其定向流动一般。”
▲筒瓦与板瓦(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相较屋顶排水的运用,团城地面排水的设计更为特别。低头细观,除甬道上铺设的方砖和小条砖外,团城大部分地区铺设的均是倒梯形的青砖。一方面,这些砖为透水砖,当雨滴落地时,雨水能够快速下渗。另一方面,这种倒梯形的排布方式,会让砖与砖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的缝隙,从而让水更容易渗入下方的土壤之中。
诚然,即使拥有巧妙排布的透水砖作为“下渗利器”,但当暴雨来临之时,依然有可能因来不及下渗,形成地表径流。然不用过于担心,尽管并无泄水口与排水明沟,这些地表径流依然不会使团城出现明显积水,当雨势过大之时,雨水会随着竖井向下流入涵洞之中,默默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竖井的井盖
或许鲜有人知,这些竖井底部的深度也并不相同,而是高低起伏的,这也曾让研究者感到十分新奇。“随后的研究发现,之所以如此设计,是希望水能够在其中停留更长的时间,从而更好地滋养这座“小城堡”中的植物们,尤其是根系发达的大树,让它们在并无外来水源浇灌的前提下,依然能够生长得蓬勃茂盛。今天的我们之所以依然能够看到团城的珍宝——古油松“遮荫侯”与白皮松“白袍将军”两棵颇具历史意义的古树葳蕤茂盛,不乏团城用水智慧之功。”王崇臣讲述道。
北京中轴线上的“城市精灵”
每年四月的京城,常能见到北京雨燕翩然而至的身影。那么,它们为何来到北京呢?
▲成群的北京雨燕(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对此疑问,北京师范大学动物学副教授赵欣如解释道:“事实上,崇尚一夫一妻制的它们,来京是为了筑巢繁衍。之所以选择将北京作为繁殖地,是因为这里拥有众多充满浓厚历史气息的古建筑。不论是宫殿庙宇还是城楼古塔,内部往往都有一些洞穴,或是纵横交错的梁、檩、椽等复杂构造,这些均是适宜它们筑巢的绝佳场所,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造巢生态位。”其中,北京中轴线上的天坛、故宫、先农坛、正阳门等建筑,更是它们的“心头好”。
当在心仪的古建筑内选定了筑巢位置,北京雨燕夫妻便开始在飞行中收集筑巢用的材料,干的草叶、植物的茎、羽毛、棉絮,都可能成为它们的“建筑材料”。除这些材料之外,它们还会去衔一些泥,甚至到水塘去含一些水,再混合它们的唾液,便能逐渐打造出一个底部有凹陷的浅碟型巢,以便更好地实现集卵功能。
▲飞行中的雨燕(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筑巢完成后,北京雨燕便会将卵产在其中,它们一般一年只繁殖一巢,会产下2~3枚卵,在孵化21~23天后,雏鸟便会逐渐破壳而出,刚孵出时,雏鸟全身上下只有一些稀稀拉拉的雏绒羽。随着雏鸟逐渐长大,雏绒羽将会逐渐褪去,飞羽、尾羽及体羽逐渐长出,幼鸟便会跳出巢穴,借着下坠之势展开双翅飞翔,迎接属于自己的独立生活。”赵欣如介绍道。
千百年来,北京雨燕循着祖辈的足迹,年复一年地在京城筑巢繁衍,将这里作为它们的繁殖地。从4月中旬至7月中旬的100多天里,它们和我们一起,感受京城的浪漫春夏,在完成繁衍的重要任务之后,将踏上遥远的迁徙之路,飞往越冬地。
记者:廖迈伦摄影:张星海(除标注外)编辑: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