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小扇子也有大学问!一文get扇子千年历史,看古人如何优雅度夏?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原创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倾力打造的科普资源共享平台。
收藏

关于夏天

一定少不了纳凉神器

——“扇子”

在没有空调风扇的古代

扇子可是家家户户的必需品

实际上,在长达数千年的岁月里

扇子不仅是引风纳凉之物

更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本期,我们一起聊聊扇子的那些事儿

看看它们何时诞生,最早又长什么样子~

扇子的历史沿革

远古时代的人类在炎热的夏季,随手摘取一片植物的叶子或禽类的羽毛,简单加工下就能直接招风纳凉、遮阳取荫,这应该是原始扇子的雏形。

今日作为实用器物的扇子,其初始年代并不称“扇”,而称作“箑( shà)”或“萐( shà)”,也有作“翣( shà)”,古亦有“便面”等称,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相关的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虞舜时期。

晋代崔豹在《古今注·御服》里记载:“五明扇,舜所作也。既受尧禅,广开视听,求贤人以自辅,故作五明扇焉。”

五明扇就是用雄鸡尾巴上五光十色的羽毛制成的一种扇子。这种扇最初并不用于摇风引凉,而是他人把持作为仪仗之用,其主要用途是供帝王公卿所使用,以显示帝王广开言路、招贤纳士的态度。

东周 便面

图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目前出土的最早的竹扇实物,是江西靖安县东周古墓出土的短柄竹扇,又被称作便面。便面又称单门扇或户扇,‌是古代用以遮掩面部的扇状物。‌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期,‌最初用于遮面,‌以便在不想被他人看见时障面,‌因此得名“便面”。‌便面通常呈半圆形,‌类似单扇门,‌初期以细竹篾为材料制作,‌后来材质更为多样,‌包括布、‌锦、‌丝、‌绢等。‌

这把竹扇属于春秋晚期,是我国出土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扇类实物证据,它被称为“中华第一扇”。

战国嵌错宴乐攻战纹铜壶

图源CCTV9节目截图

嵌错宴乐攻战纹铜壶上的手执长柄扇图像

图源成都永陵博物馆

中国最早的扇子图像则出现在成都出土的“嵌错宴乐攻战纹铜壶”上。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种称为“翣”的长柄大扇,作为一种礼器用作王公贵族的仪仗。最初立于王公贵族身后的侍者手持翣用来遮尘挡风,后逐渐发展为仪仗饰物。

到了汉代,长柄扇的制作工艺不断进步,愈发精美,譬如这把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长柄竹扇。

西汉长柄竹扇

图源国家人文历史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羽扇出现的时间比较早,汉代刘歆所著《西京杂记》中便记载:“汉制,天子玉几,……夏设羽扇,冬则设缯扇。”

只可惜,由于年代久远,羽扇易毁,今天已见不到汉代羽扇完整实物。

清绸绣花鸟图面乌木雕花柄团扇

图源故宫博物院

从西汉开始,团扇受到人们的欢迎。团扇早期以素白色的绢制成,故又称“纨扇”。它以竹木等为框,织物为面,扇柄居中,左右对称,形状多圆如满月,是圆满的象征,故也有“合欢扇”之称。自西汉出现后,团扇历代延续,深受人们喜爱,是中国传统用扇形式之一。

清白翎骨柄羽扇

图源故宫博物院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上层人士普遍流行羽扇。

有一种羽扇被称为雉扇,亦名雉尾扇,这也是一种礼仪之扇。魏晋时期,王侯大都僭越使用雉扇,南朝宋孝武帝忌惮江夏王刘义恭,甚至下诏规定王侯障扇不许用雉尾扇,改用红色的朱团扇。

而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则更喜欢以麈尾扇自饰,特别是在清谈的时候。麈(zhǔ)是鹿群的领袖,鹿群的行动,则全看鹿王尾巴的摆动。因此,麈尾有指挥棒的意思。

唐阎立本步辇图卷(局部)中仆人手持长柄扇

图源故宫博物院

到了唐代,团扇继续流行,但贵族阶层更偏爱长柄扇,《开元天宝遗事》记载:“贵妃每至夏月,常衣轻绡,使侍儿交扇鼓风,犹不解其热,每有汗出,红腻而多香。”对于帝王贵族来说,长柄扇也可用作仪仗扇,作为一种显示权威地位的礼仪器具。

北宋《清明上河图》中以扇遮面的男子

图源故宫博物院

到了宋代,随着工商业经济的蓬勃发展,团扇开始逐渐流行于各阶层。在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到处可以看见手持团扇的百姓形象。

不仅如此,两宋文人还热衷于在绢本团扇的扇面作画。元代在团扇上作画作书已有下降的趋势,而这种趋势到了明清就更甚,扇面书画的主流让位于折扇。

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书中还特别提到临安城挂招牌的卖扇名店,其中就有“周家折叠扇铺”。可见南宋时已能够自制自销折扇,有专门性制作折扇的人员和商铺,并在众多扇铺中占据一席之地。

清竹股雕花边黑面永瑢书画折扇

图源故宫博物院

明清时期,折扇才真正地独领风骚,取代了团扇、羽扇的地位。

折扇,又称“折叠扇”“聚骨扇”“聚头扇”“撒扇”等。折扇的起源众说纷纭,有说起源于我国魏晋时期,有说源于日本,于北宋初期传入中国。南宋时期开始流行,但传统的团扇仍占主导地位。明代永乐年间由于受到帝王青睐,工匠大量制作折扇以备宫廷所需。上行下效,折扇开始在民间广为流行。

折扇的流行改变了中国以传统团扇为主流的局面,折扇的扇面可书可画,扇骨可雕刻镂,集实用价值与审美于一体,一直以来被文人雅士所喜爱。

清竹叶扇骨

图源第一文物修复研究院

在盈尺大小的扇子上,不仅凝聚着匠师们的聪明才智,而且还蕴涵着人们丰富的思想情感,承载着深厚的、富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积淀。

扇子的发展经历了许多形制各异,功能、审美不尽相同的演变。概括起来,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中国古代扇子形制发展演变示意图

图源第一文物修复研究院

如今,扇子的种类已有百种,总的归纳为二大类:一是平扇(即是团扇、葵扇、麦草扇、玉版扇等)不能折叠;二是折扇,可自如敞开收叠。制作材料包括:竹、木、纸、扇、象牙、玳瑁、翡翠、飞禽翎毛、其它棕榈叶、槟榔叶、麦杆、蒲草等。

在长达数千年的岁月里,扇子不仅是引风纳凉之物,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逐渐发展成为与礼仪、风俗、诗词、舞蹈、戏曲等文化艺术相关联,与书法、绘画、织绣工艺等有机结合,交相辉映的艺术品,在中国传统工艺品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供稿单位:重庆市九龙坡区文物管理所

审核专家:田军英

资料来源:故宫博物院、第一文物修复研究院、澎湃新闻、国家人文历史、成都永陵博物馆、大江网-信息日报

杨祥民.扇子的故事:传统造物的礼仪性与审美性蠡测

杨祥民.略论人类早期扇子的形制[J].美术观察

郑艳娥.秦汉以前古扇的探讨[J].南方文物

王勇.日本折扇的起源及在中国的流播[J]

博物馆丨看展览《扇子极简史:无电时代的人工“空调”》

图片来源:CCTV9节目截图、故宫博物院、第一文物修复研究院、国家人文历史、澎湃新闻、成都永陵博物馆、大江网-信息日报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科普中国●yling
庶吉士级
在长达数千年的岁月里,扇子不仅是引风纳凉之物,更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如今,扇子已然成为我国的重要文化符号,既实用又极具观赏价值。扇子不仅凝聚着匠师们的聪明才智,而且还蕴涵着人们丰富的思想情感,承载着深厚的、富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积淀。
2024-07-31
生态环境局~褚全立
太师级
小扇子,大学问,通过中国扇子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内涵,以及它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扮演的角色和所承载的文化意义。扇子不仅是一种日常用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艺术的展现。
2024-07-31
张美玲L
庶吉士级
在长达数千年的岁月里,扇子不仅是引风纳凉之物,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逐渐发展成为与礼仪、舞等文化艺术相关联,与书法蹈、绘画、织绣工艺等有机结合,交相辉映的艺术品,在中国传统工艺品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024-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