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算盘是最常用的计算工具。啪啪啪算盘一打,一名优秀的账房先生就能算清楚当天的账目。但你可能不知道,算盘并不是中国人发明的。算盘的历史源远流长,它的起源和发展经历了多个文明的传承和创新。
算盘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世界上最早的算盘是两河流域的苏美文明发明的,距今约 4000 多年。苏美人使用的算盘是一种带有间隔轨道的泥板,轨道里排放泥丸,代表数字。轨道则代表高低位数,一条轨道里放满泥丸,便进一位。
后来,这种算盘传入古罗马。当时的罗马人把泥板算盘改造成青铜制品。这种算盘长得就和我们今天常见的算盘有些相似了,青铜板上有一道道沟槽,槽里镶嵌着算珠。和苏美文明的算盘相比,这种罗马算盘携带方便,功能强大,连分数都能算,但由于使用起来过于复杂,最终也并没能流行开。
算盘在中国的发展与创新
虽说中国人并不是最早用算盘的,但绝对是最会用算盘的。中国古代最早使用的计算工具是算筹。算筹源于商朝的占卜,是用一根根小木棍摆放出不同的数字,然后进行计算。算筹功能非常丰富,不仅能计算简单的加减法,乘除甚至开平方都能用它搞定。
中国的算盘可能是算筹和罗马算盘结合的产物,大约在唐代时出现,当时的算盘其实就是用算珠来代替算筹,然后用竹签串起来,这便是中国算盘的最初形态。到两宋时期,算盘就变成了我们今天熟悉的模样,你在《清明上河图》中就能看到它的身影。这种算盘叫做“一四珠算盘”,它跟算筹一样,使用十进制,分上珠和下珠,一颗上珠代表 5,四颗下珠每颗代表 1,每一列能表示 0–9 十个数字。
到了明代,又出现了“二五珠算盘”。这主要是因为当时我国的重量单位是十六进制,一斤等于十六两。“二五珠算盘”既可以计算十六进制,也可以计算十进制,非常方便,当时在粮店、药店、贸易行十分常见。
算盘的现代价值与遗产
算盘本身是由算筹演化而来,功能强大,一个熟练的使用者可以用一块算盘轻松完成加减乘除,以及开平方、开立方等复杂计算。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开始研制原子弹。由于当时国力限制,只有两台 104 计算机,老一辈科学家只能用算盘这样“原始”的工具,来进行一些理论计算。
虽然从二十世纪后半叶,在各种便携的计算器和计算机冲击下,算盘早已在它原本的领域中销声匿迹,但珠心算仍然我国许多地区小学数学课的重要内容。2013 年,中国珠算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我国第30项“非遗”项目。
作者:胡桃夹子科普创作团队
审核:孙轶飞河北医科大学医学教育史研究室主任
文章由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