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井清 深圳市人民医院 主治医师
审核:于 丽 深圳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黑眼圈,学名称为眶周色素沉着,顾名思义,是眼睛周围皮肤出现的一种色素加深的改变,通常易在下眼皮或上下眼皮同时显现。然而,在日常生活中细心观察不难发现,并非所有的黑眼圈均表现为色素的加深。究其原因,还得从以下说起。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一、黑眼圈有哪些类型?
黑眼圈的主要类型包括血管型、色素型和结构型。同时含有上述2~3种类型的黑眼圈也被称为混合型。
1.血管型黑眼圈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特点:表现为下眼皮,尤其内侧皮肤呈现青紫色外观,这在亚洲人群中较为常见。由于皮肤薄、皮下脂肪较少,使得皮下血管更为显现,从而形成血管型黑眼圈。随着年龄增长,皮肤进一步松弛变薄,皮下脂肪萎缩,这类黑眼圈也会越来越深。
如何判断:一个简单的方法是用手轻轻撑开皮肤,此时皮下深层的血管会显露得更为明显,视觉上观察黑眼圈也会相应加深,这有助于判断是否为血管型黑眼圈。
形成原因:常见因素包括鼻炎、内分泌紊乱、肾功能不全以及眶周血液循环障碍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眼部周围的血液循环,导致血液淤积,进而形成青紫色的黑眼圈。
2.色素型黑眼圈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特点:由于眼皮内黑色素形成或黑色素细胞数量增多,导致眼皮呈现棕黑色外观。这种黑眼圈可以出现在下眼皮,也可以围绕整个上下眼皮一圈,我们常说的“熊猫眼”就属于这一类型。
如何判断:同样,可以用手轻轻撑开皮肤,此时色素的颜色不会发生任何变化,视觉上观察黑眼圈也并无明显差异。
形成原因:常见因素包括先天性色素沉着、眼部过敏性疾病、长时间日晒以及化妆品刺激等。
3.结构型黑眼圈
图4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特点:结构型黑眼圈是由于眼皮及其皮下组织结构的异常(如凹陷或外凸)而形成的,并没有明显的黑色素沉着或血管显现,因此也被称为假性黑眼圈。
如何判断:从外观上看,眼皮可能出现沟壑或隆起,这些结构在光照下会形成阴影,从而产生视觉上的黑眼圈效果,尤其多见于下眼皮。
形成原因:常见因素包括泪沟凹陷、眼窝凹陷、眼皮皮肤松弛、眼袋形成以及眼皮水肿等。
二、黑眼圈有哪些治疗方法?
1.血管型黑眼圈:可以选用针对血管靶向治疗的激光技术,如脉冲染料激光、强脉冲光、皮秒激光等,这些技术能有效激发胶原蛋白再生,从而改善黑眼圈状况。
2.色素型黑眼圈:可以选用外用或全身药物来抑制黑色素形成。同时,也可选用针对黑色素靶向治疗的激光,如调Q激光、皮秒激光等,以达到淡化黑眼圈的效果。
3.结构型黑眼圈:可以选用皮秒激光、点阵激光、黄金微针或单极射频等技术,能激发眼皮胶原蛋白再生,改善皮肤松弛。此外,还可以选用透明质酸、胶原蛋白等注射材料或自体脂肪充填来改善凹陷,如泪沟凹陷和眼窝凹陷。对于严重和复杂的眼皮结构异常,则需要通过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4.混合型黑眼圈:针对形成的原因和特点,可以联合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治疗方法。
我们常说,“三分治疗,七分预防”。诚然,黑眼圈的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当我们找到可能引起黑眼圈的病因时,应及时规避和解除相关风险因素。如果已经出现难以逆转的黑眼圈,应前往正规的医疗机构,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并配合有针对性的、足疗程的治疗方案,这样黑眼圈才能实实在在地被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