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南博会在昆明成功举办,在咖啡产业展馆中,“西盟佤族织锦”将咖啡渣转化为纱线融入织锦的创新实践,不仅实现资源有效利用、减少污染,还为织锦注入新元素,提升产品附加值和文化内涵,“把咖啡穿在身上 把非遗穿在身上”是该展位的主题。西盟县农民合作社开发出多种咖啡纱线织锦产品,借助南博会推动民族文化被市场认可,为农民增收开辟渠道。
2021年5月,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申报的佤族织锦技艺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踞织机是佤族织锦技艺的机器,也就是没有机架的腰机,它是我们人类历史上最原始的织布机器,而班母村现在也沿用了这一传统的织锦制造过程,织锦时席地而坐,一块织锦需要半个月甚至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
佤族织锦的颜色比较的丰富,主要以红黑为主,然后条纹,织锦上的牛头、木鼓这些图案,它体现了佤族万物有灵的一种宗教观念。其实在瓦山的妇女她们织的东西一般都为生活用品,比如:做自己的衣服,还有包包,这些都没有形成一个市场价值,所以驻村书记就认为:如果佤族织锦能够市场化了,它是能够成为我们群众增收的一个新渠道。但是,传统的佤族织锦它带有较强的民族特色,如果把它带到城市里,其实大家不会选择日常将它穿出来,那这样的话,我们就必须要对佤族织锦进行一些改进,当然这个改进既要保留我们佤族织锦的灵魂和原物,但是又要能为我们城市里的人接受。
所以他们做了两个方面的改进,第一个是织锦所用的线。瓦山的群众在以前基本都是从村镇周边的小商店、批发商购买,实际上纱线发展到现在,它已经有了成百上千万的品种了。但是现在纱线在市场上流通较少,所以他们决心要为群众改良纱线,也就有了后来的咖啡纱线。为了找到更好的线,今年三月份,驻村书记去了上海国际纱线展,在纱线展上她发现了镧明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和江苏垶恒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两家企业,他们把咖啡渣进行微碳化,提取纳米因子,再制作成咖啡纤维,然后再作成纱线。驻村书记当时就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结果,她说到:云南是中国最大的咖啡产区,普洱又是云南最大的咖啡产区,其实咖啡豆成为商品被卖到全世界各地的时候,这已经为乡村振兴做了一次贡献,如果它变成渣,再回到云南,然后变成了纱线,再回到乡村,为佤族织锦这些非遗技艺注入新活力。那我们可以有一种概念——“把咖啡穿在身上”,同时“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里面也就有了一个新的亮点。其实像非遗和民族的东西,它跟市场是有一定距离的,跟我们城市里的年轻人也是有一定距离的,但是如果用咖啡纱线作为一个桥梁,那城市里喜欢咖啡的年轻人们会因为咖啡的周边而去关注到这些非遗,能够接受佤族织锦,这样的话它的市场也就打开了。
第二个改进就是产品形态。他们与浙江的企业合作做了咖啡领带,也和昆明一家专门做西服的企业奥斯迪合作制作西服,还有围巾等等,这些新的产品形态都满足了当代年轻人的需求,消费者可以选择日常穿出来。在开展的三个小时中,展馆里的商品全部售罄,这就证明他们所改进出来的这个款式,消费者都觉得既民族又时尚,都很乐意去购买。同时他们也进行了包装的改进,即傣族手工纸的礼盒,傣族手工纸是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和西双版纳的傣族村寨进行合作,礼袋的外观“非遗传承”也是手写,里外都是双非遗,“非遗+非遗”包装模式促进了傣族手工纸和佤族织锦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也提升了产品的文化价值。
这样的咖啡创新模式不仅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和增收机会,同时也推动地方经济和非遗文化传承。随着第八届南博会的圆满落幕,我们见证了一个创新与传统融合的典范。西盟佤族织锦的创新实践不仅在物质层面上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更在精神层面上推动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将咖啡渣转化为纱线,西盟县农民合作社不仅为传统织锦技艺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当地群众开辟了增收的新渠道,实现了经济效益与文化价值的双重提升。
佤族织锦技艺的市场化探索,是一次对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之间桥梁的搭建。通过改良纱线和产品形态,佤族织锦成功地走进了现代生活,满足了年轻消费者对个性化、民族化产品的需求。而"非遗+非遗"的包装模式,更是将两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相互融合,提升了产品的文化深度和市场竞争力。
(作者:白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