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的研究对象是肉眼看不见的微观世界,打开这个世界的关键是弄清楚原子的结构。
在二十世纪初,科学家们已经发现,原子的内部有一个微小的原子核,而一种叫做电子的微小粒子分布在原子核的周围。但原子核与电子到底是怎样的位置关系,当时的科学家们并不知道。
卢瑟福教授猜想,原子就像是一个微小的太阳系,原子核就像太阳,而电子就像行星一样围绕着原子核旋转。但当时只有27岁的玻尔并不认同这个模型。
玻尔认为,按照经典电磁理论,电子会坠毁在原子核上。因为电学实验表明环形的电流就一定会产生电磁波,而电磁波会带走能量。电子的能量被电磁波带走后,按理说,电子的轨道圈子也会越转越小,最后坠毁在原子核上。可是我们都知道,这样的事情根本没有发生。所以说,要么是原子的行星模型错了,要么就是经典电磁理论错了。
玻尔从普朗克那里获得了灵感,冒出了一个绝妙的想法。普朗克提出能量是不连续的,有一个最小单位。玻尔想,既然能量可以不连续,那电子的轨道半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这就叫做“量子化”。对于当时的物理学界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怪异的想法。
这就好比原子核周围有一圈圈的环城公路,电子的运行轨道是一环一环的,电子好比一辆车,只能在环线上开,并且可以直接从这一环跳到另外一环,但却不能在环线与环线之间运动。
玻尔认为,有很多自然现象都可以用这个模型做出统一的解释。比如为什么彩虹的颜色是一道一道界线分明的?因为电子只有从外圈跳进内圈的时候,才会发射出能量,也就是释放光子。比方说从 5 环跳到 4 环就会发射出一个红色光子,而从 4 环跳到 3 环就会发射出一个绿色光子。
玻尔在做了一些基础假设后,用数学成功地计算出很多实验结果,例如氢元素的光谱线。这个成就在当时很轰动,大家把玻尔的这个学说叫做玻尔原子模型。
但是,玻尔的模型面临一个巨大的麻烦,那就是,它没有解决和经典电磁理论的矛盾。
玻尔自己曾说,如果电子绕着原子核转圈就会辐射出电磁波带走能量。但他给电子规定了轨道后,同样是转圈,为什么就不会辐射出电磁波带走能量了呢?
面对这个矛盾,玻尔只能摊摊手说道:微观世界的规律和宏观世界就是不同,反正我的电子就是不发射电磁波,你怎么着吧?
此时,在奥地利,有另外一位比玻尔小两岁的物理学家就对玻尔的模型很不屑,这个人叫薛定谔。他对电子轨道量子化的想法烦透了,空间怎么可能是被分割成一环一环的呢?空间中的一切都应该是连续的,这才是最自然,最优美的。
他认为解决这一切的关键还是在于波。如果电子也是一种波,那么很多现象就不需要人为地引入量子化的规定了。如果我们观察水中的涟漪,会发现这些涟漪自然而然地呈现出一个个不连续的环形结构,每一个环其实都是一个水波的波峰。波峰和波谷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薛定谔在这个假设的基础上发明了一个方程式,被称为“波动方程”,完全不需要人为的量子化规定,自然而然就可以计算出光谱线。薛定谔凭借着这个波动方程一战成名,一时间,江湖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直到现在,薛定谔方程仍是量子力学中最基本的方程之一,在原子物理、核物理和固体物理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本文为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扶持作品
作者:科学声音
审核:北交大物理实验室高级工程师 周晓亮
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