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重视美容风险——皮肤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中华医学会
原创
传播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健康素养
收藏

作者:周桂文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林翩翩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审核:陈敏亮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主任医师

非结核分枝杆菌是指除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和麻风分枝杆菌之外的一类分枝杆菌。皮肤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特指由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随着美容行业的兴起,非医疗机构也纷纷涉足美容项目,然而,由于无菌操作不严谨、使用不合格产品乃至违法操作等原因,导致感染、脓肿乃至皮肤破溃长期不愈等问题频发,其中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尤为棘手,给患者身心带来严重伤害。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一、病因与传播

皮肤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受污染的水、土壤等感染源进入人体。感染途径常见于创伤、手术或注射等破坏皮肤屏障的情况,为菌群侵入体内提供了机会。注射后皮肤感染非结核分枝杆菌往往导致伤口久治不愈,且易被误诊为常规细菌感染,多次手术亦难奏效。

二、症状与表现

皮肤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症状因个体差异而异,但普遍表现为皮肤软组织红肿、破溃,伴有黄白色或奶白色干酪样黏稠分泌物,皮温略高,疼痛,局部可触及米粒至黄豆大小的硬结伴波动感,外观受损严重,但通常不伴有发热、盗汗、咳嗽等症状。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三、检查方法

1. 组织病理检查:典型病理表现为化脓性肉芽肿性炎,即中央中性粒细胞聚集形成脓肿,周围伴有淋巴细胞、上皮样组织细胞浸润,可能伴有或不伴有多核巨细胞。

2. 抗酸染色检测:阳性杆菌检出率较低,在免疫功能正常的感染者中约为16%~21%。

3. 分离培养:采集标本时应避免使用抗生素,培养过程耗时较长,通常需要1个月。

4. 分子检测技术:高效快速,检出率高。

四、诊断标准

皮肤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诊断需综合病史、临床表现、组织病理检查(符合感染性肉芽肿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皮损组织、分泌物培养阳性并鉴定为非结核分枝杆菌,或皮损组织/分泌物分子生物学检测鉴定为非结核分枝杆菌)结果。病原学阳性结果是确诊皮肤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必要条件。

五、治疗方案

1. 药物治疗:治疗方案应联合胸科医院经验丰富的医生共同制定。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听力下降等,及时调整治疗计划。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服药,确保治疗的持续性和完整性。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2. 手术治疗:通过彩超及核磁检查明确手术范围,彻底清除病灶是治疗的关键。术后可联合持续密闭式负压吸引治疗,待创腔肉芽组织新鲜后封闭伤口。

总之,皮肤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救治需全面考虑多种因素,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及患者的积极配合对于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评论
星星⭐星星
太师级
阅读
2024-08-08
科普66a85633
举人级
美容是让女人更美丽,也要注意风险
2024-08-08
包成平
少傅级
学习
2024-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