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中华医学会
审核:黄 磊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副主任医师
至少在现阶段,全世界都没有能够治疗狂犬病的有效手段及药物。狂犬病患者发病后,医护人员能够做的也仅仅是针对患者出现的症状给予相应处理,缓解患者的痛苦。
通常情况下,狂犬病患者一旦发病,早期会出现发热、乏力、头痛、周身不适等类似“感冒”症状;继而出现恐惧不安,恐水、怕风,对声、光、风特别敏感,被动物咬伤的伤口即使已经愈合也感觉痒痛难忍,四肢皮肤有“虫爬蚁走”的感觉。2~3天后进入兴奋期,患者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有“三怕”现象—怕水、怕风、怕光。患者极渴而不敢饮,即使口里含着水也无法下咽,甚至听到流水声或仅听到水字,也会出现咽肌痉挛,故该病又称“恐水症”。患者还会出现全身疼痛性抽搐,导致呼吸困难。由于声带痉挛导致声音嘶哑、吐字不清;唾液分泌增多,因同时有吞咽困难和过度流涎而出现“泡沫嘴”。再过2~3天后,患者因呼吸肌麻痹与延髓性麻痹而死亡。狂犬病整个病程一般不超过6天,偶见超过10天者。
目前,全球共报道了5例狂犬病患者经过积极救治后存活,但相继在半年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