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 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主任医师
审核:纪 冬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主任医师
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作为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其危害不容小觑。它不仅能够导致急性肝炎的爆发,更可怕的是,许多感染者会发展成为慢性乙肝患者,面临肝脏纤维化、肝硬化乃至肝癌的严峻风险。今天,我们将带领大家深入了解乙肝的方方面面,从诊断到治疗,从传播到预防,为大家揭示乙肝的真实面貌。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一、什么是乙肝“两对半”、乙肝“大三阳”和“小三阳”?
1.乙肝“两对半”是指被HBV感染后机体产生的血清标志物,又称“乙肝五项”,包括以下5项。
(1)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其阳性表示体内感染了HBV;
(2)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为保护性抗体,其阳性表示对HBV产生了抵抗力;
(3)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是 HBV复制的标志,其阳性代表具有传染性;
(4)乙型肝炎e抗体(HBeAb):其转为阳性表示HBV复制减少,传染性降低;
(5)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阳性代表急性感染,IgG抗体阳性代表患者处于康复期或慢性感染。
2.乙肝“大三阳”:HBsAg阳性、HBeAg阳性、HBcAb阳性,代表传染性相对较强。
3.乙肝“小三阳”:HBsAg阳性、HBeAb阳性、HBcAb阳性,代表传染性相对较弱。
乙肝标志物的临床意义解读见下图。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二、HBV感染的标志是什么?
HBV感染的标志是HBsAg阳性。
三、被诊断为慢性乙肝,该怎么办?
慢性HBV感染是指HBsAg和/或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阳性6个月以上。由HBV持续感染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性疾病被称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CHB可分为HBeAg阳性的CHB和HBeAg阴性的CHB。
对于没有明确临床症状且被偶然发现并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建议如下。
1.尽快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就诊,检测肝功能、乙肝五项、HBV DNA载量、甲胎蛋白(AFP)、腹部超声等,如有乙肝家族史或年龄较大者建议进行肝纤维化无创检查,并全面评估病情,如需进行治疗,应及时启动治疗。
2.动员密切接触者(如家属、亲友等)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检测乙肝五项和肝功能等。
四、乙肝传播途径有哪些?在与乙肝患者的接触中应该注意什么?
1.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垂直传播、性传播。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2.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室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室、同桌就餐、共用马桶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HBV。
3.当与乙肝患者接触时,需注意以下3点:
(1)应避免破损的皮肤及黏膜接触乙肝患者的血液、体液及分泌物;
(2)注意个人卫生,做好餐具消毒,最好可以分餐,不共用餐具、牙刷、剃须刀、指甲剪等有可能引起皮肤黏膜损伤的物品;
(3)在性生活中,应注意使用避孕套,以免通过体液传播。
五、乙肝会遗传吗?
不会。遗传病是指遗传物质(如染色体)发生改变或由致病基因引起的疾病,通常具有垂直传递和终身性的特征。乙肝是病毒性传染病,有一定的家族聚集现象,但并非遗传性疾病。
HBV是噬肝病毒,主要生存在肝细胞中,目前的研究尚未发现精子和卵子中含有HBV,说明精子和卵子都不适合HBV的生存。无论HBV感染者是男方还是女方,结合的受精卵都不含有HBV,由受精卵发育的胚胎也不会携带HBV,所以,乙肝不是遗传病。
HBV的垂直传播主要发生在围生期,即婴儿在分娩时接触HBV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而被感染,随着乙肝疫苗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的应用,垂直传播已明显减少。
另外,目前还没有哪一种遗传病能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只有传染病才可通过疫苗预防。
六、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接种乙肝疫苗?
接种乙肝疫苗是避免HBV感染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图4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接种乙肝疫苗前,应先检查乙肝五项。若乙肝五项检查结果均为阴性,应进行标准的三针疫苗接种;若HBsAb<10 mU/ml,则可接种乙肝疫苗加强针。
有5%~10%的人对乙肝疫苗接种无反应,主要见于40岁以上、肥胖、饮酒、接受血液透析,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者,对于这部分人,可尝试增大疫苗剂量和接种频次,或者更换不同表达系统生产的乙肝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