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泳池边
掬一捧清凉
抹一把脸
摘下泳镜揉揉眼
哦,缘来是你!
咦,怎么不见你红着脸?
反而见你红着眼......
炎热酷暑
“红眼病”又进入了多发季节
说起“红眼病”
大家可能感觉既熟悉又陌生!
今天,就带着大家
一起认识一下
这“最熟悉的陌生人”!
**“红眼病”——**让我们好好认识你!
“红眼病”,医学上称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这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急性眼病。
“红眼病”主要由肠道病毒70型(EV70)或柯萨奇病毒A24型病毒变异株(CA24)引起。人感染后,因结膜发生炎症反应,出现眼红、眼痒、眼部有刺激感等不适,并同时伴有大量分泌物。
“红眼病”起病急,可在12~48小时内发病,双眼可同时或先后起病,病程一般持续2—3周。本病属于自限性疾病,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不影响视力。如果疾病发展严重时,可能累及角膜或眼部其他结构,就可能影响视力!
**听说“红眼病”,看一眼就被传染?**假的!
单纯看一眼,可不会被传染“红眼病”!本病全年都可发生,但多发于夏秋季节(6-10月)。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其眼部分泌物及泪液均含有病毒,发病后2周内传染性最强。
“红眼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比如:
◆ 直接接触患者眼睛、上呼吸道的分泌物;
◆ 与患者握手、拥抱;
◆ 接触患者生活用具,比如共用毛巾、手帕、脸盆;
◆ 随意触摸公共场所门把手、电梯按钮、扶手和玩具等;
◆ 接触被污染的水,如池塘水、泳池水等;
◆ 接触患者用过的眼药水、隐形眼镜等;
“红眼病”可不是因为看到别人的“红眼睛”而引发感染,用脏手随意揉眼睛才是患病的真正原因哦!
戴墨镜能预防“红眼病”?假的!
既然看一眼并不会传染“红眼病”,那戴墨镜肯定就不能预防“红眼病”的传播啦!那我们该如何预防呢?
01****隔离传染源——患者居家休息
“红眼病”患者是主要传染源,再加上本病传染性极强,传播速度快。隔离患者,能有效防止本病在家庭内、人群里的传播。
患者应及时就诊,遵医嘱合理用药;居家休息,保持眼部清洁,不要用眼过度,避免烟雾和强光刺激患眼。
患病期间,不要带病上班上学入托,也不要参加托班、夏令营、研学等集体活动;避免前往游乐场、公共浴室、理发店、健身房、美容院和桑拿房等公共场所,严禁到公共泳池游泳,以防传染给其他人。
家庭里,患者与其他人注意保持相对独立的活动空间。洗漱用品如洗脸盆、毛巾、浴盆等专人专用。家庭成员如果触碰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应注意及时洗手。
02****切断传播途径——注意勤洗手
“红眼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勤洗手很关键,尤其要注意不用脏手揉眼睛,保持手眼卫生!
生活中,不共用毛巾、手帕、脸盆等物品;不随意与他人共用隐形眼镜、眼药水等个人用品。
出入游泳池要戴泳镜泳帽,每次游泳后清水淋浴,并清洗个人游泳用品。
接触被污染的水,也是夏季“红眼病”的发病原因哦!因此,外出游泳注意选择正规泳池,正确佩戴泳镜,可有效降低“红眼病”的感染风险!
03****暑期研学活动——加强健康监测
近年来,暑期研学活动持续增多。研学活动期间,大家共同学习、集体生活,易发生传染病聚集性疫情。目前正值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多发季节,研学活动期间应加强健康监测管理,落实学生晨检,如有发现“红眼病”可疑症状者,应及时就诊,不得带病参加集体活动!发现多名类似症状患者,要及时报告属地疾控机构,配合疾控机构积极采取控制措施,避免造成疾病流行。
活动期间,教室、食堂、宿舍定时开窗通风;定期做好公共场所、公用物品、车辆的消毒;引导学生养成勤洗手,不揉眼,不与他人共用脸盆毛巾的良好卫生习惯。
并不是所有的“红了眼”就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如果眼睛出现不适症状,一定要由专业眼科医生诊断,不建议自行购买眼药水治疗哦!
来源:厦门疾控、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