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吃饭时 1 个动作,不仅控血糖、减肥,还有诸多好处,很多人不知道……

科普中国新媒体
原创
科普中国新媒体官方账号
收藏

“吃饭”不仅是为了饱腹,也是为了感受食物的美味,可是现在“吃饭”似乎已经逐渐成了人们每天不得不去急于完成的任务,很多人不到5分钟就能干完一顿饭,快速进食已成常态。

快速进食看似节约时间,实则暗藏健康隐患,长此以往会给身体带来诸多危害。例如,更易发胖,消化道疾病、食道癌风险升高等。

有研究表明,细嚼慢咽能让血糖变化更平稳,并且能让人感觉更饱,从而利于减肥。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聊一聊吃饭太快和细嚼慢咽给身体带来的变化。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吃饭太快有啥危害?

忙碌的生活让大家的进餐时间越来越短,原本需要半小时才能解决的一餐,逐渐被压缩成了十分钟、五分钟甚至更短。哪怕是一碗热气腾腾还烫嘴的面条,都能在三五分钟的时间内草草吞下。虽然节约了时间,但吃饭太快对健康的影响却不少。

1容易长胖

进餐的时候不仅需要胃里有足够多的食物,还需要嘴巴的咀嚼过程给大脑传递“饱”的信号,大脑能根据来自口腔和舌尖的信号让我们停止进食。这个过程需要一些时间(一般需要20分钟左右)。

也就是说,大脑对饱的认知属于“后知后觉”,如果吃得太快,大脑还没来得及发出“已经吃饱了”的信号就已经把食物全部吃完了,很可能吃过量。长此以往,就会增加长胖的风险。

一项针对亚洲多族裔的研究发现,平均而言,吃饭快的人与吃饭慢的人相比,前者每天会多摄入105kcal的热量,体重增加约5kg,BMI指数增加1.3kg/m2,腰围增加3.1cm。

2增加食管癌风险

热气腾腾的饭菜刚出锅,还没等凉下来,两三分钟就已经炫完了。如果经常吃比较烫的食物,会增加患食管癌的风险。

2018年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人群吃饭快的人食管癌的发病风险是吃饭慢的人的2.5倍。

3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一份发表在《营养素》上的研究发现,吃饭太快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吃饭速度与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发病率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与吃饭速度慢的人相比,吃饭速度快的人患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几率高出59%。即使在调整了潜在的干扰因素后,这种关联仍然很显著。

4更易患糖尿病

吃饭太快会导致血糖波动大,长此以往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再有,吃饭过快的人容易长胖,肥胖也是诱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5更容易抑郁

发表在《男性健康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成年男性的吃饭速度和抑郁症状之间竟存在显著关联,与吃饭慢的人相比,那些吃饭速度正常或比较快的人患抑郁症状的风险更高。

6增加消化负担

短时间内摄入大量的食物,并且食物颗粒较大,会给胃肠带来较大的消化负担,也容易出现胃部不适、胃胀气等情况。

7可能会窒息

吃饭太快,咀嚼不仔细,囫囵吞枣地进食,很容易噎着。特别是对于老人和孩子来说,会增加窒息风险。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细嚼慢咽

身体会有哪些变化?

细嚼慢咽是餐桌上的优雅姿态,也是健康生活的关键。如果能养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对身体会有哪些好处呢?

1帮助减肥

细嚼慢咽能减缓进食速度,增强饱腹感,避免进食过多。

2013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吞咽食物前增加咀嚼次数有助于控制食欲,减少进食量,进而有助于控制体重。

该研究将参与者分为三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每组有16名受试者,提供的食物为芝士披萨卷。让三组受试者在吞下食物之前,按照他们各自基础咀嚼次数的100%、150%或200%来咀嚼披萨,一直吃到饱为止。结果发现,以基础咀嚼次数的150%和200%来吃披萨的试验中,受试者食物摄入量显著减少9.5%和14.8%。这说明在吞咽前增加咀嚼次数可显著减少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成年人的进食量。

并且,2021年的一项小样本的研究还提到,慢点吃饭并增加咀嚼次数具有增加餐后能量消耗的作用(食物热效应DIT),可能有助于预防超重和肥胖。

该研究纳入了11名年龄在22~24岁健康的正常体重男性,将参与者分为三组,让他们以3种不同的方式喝可可味饮料。第一组为对照组,受试者每30秒直接吞咽一杯20毫升的测试饮料;第二组为品尝组,受试者将20毫升的测试饮料含在口中30秒而不咀嚼,然后吞咽,该组刺激只是味觉;第三组为咀嚼组,受试者以每秒一次的频率咀嚼20毫升测试饮料30秒,然后吞咽,这组的刺激包括味觉和咀嚼。

结果发现,三组的平均DIT值为咀嚼组>品尝组>对照组。(对照组DIT平均为3.4kcal;品尝组平均DIT为5.6kcal;咀嚼组平均DIT为7.4kcal。)

也就是说,吃东西的时候多咀嚼几次,能让你吃得更少,并消耗更多的热量,有助于减肥和控制体重。这类的研究其实还很多,不过多数研究的样本数据都比较少,所以研究结论的精准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2有利于控血糖

进餐的时候细嚼慢咽,放慢进食速度,不仅能减少饭量,还能让血糖变化更平稳,这个变化在预防糖尿病和肥胖上都很有帮助。

2023年,发表于《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 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具有充分咀嚼能力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那些咀嚼能力不佳的患者,当后者咀嚼能力得到修正后,血糖水平出现明显降低。

3减轻胃肠负担

细嚼慢咽能让食物被咀嚼得更加充分,增加消化液与食物的接触面积,使其更好消化,减轻胃肠负担。

4让食物“更营养”

细嚼慢咽不仅能让我们更好的感受食物本身的风味,还能在咀嚼的作用下使植物细胞壁被破坏得更彻底,释放出更多的有益成分。

比如番茄中的番茄红素,在吃的时候仔细咀嚼,机械作用能更好的促进番茄红素从细胞基质中释放出来。

5保护口腔健康

吃饭细嚼慢咽,充分地咀嚼食物,不仅能锻炼口腔附近的肌肉,还能刺激唾液的分泌,对保护牙齿和口腔健康都有好处。

6缓解压力

有些人在情绪不佳的时候,习惯吃些东西来缓解紧张情绪、释放压力。吃饭的时候增加咀嚼次数、细嚼慢咽也是缓解压力的有效办法。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细嚼慢咽的实践方法

“细嚼慢咽”虽然很容易理解,但对于一些人来说做起来却挺难。这里给大家整理了4个办法,可以尝试着做起来哦!

1增加咀嚼次数

进餐的时候在心里数着咀嚼次数,建议至少要咀嚼20次,最好能达到30次。

这是因为,咀嚼食物20~25次的时候,更有利于食物黏合成团,该状态下最容易吞咽。并且,2023年发表在PLOSONE期刊上的那篇研究也提到,每口饭嚼30下有助于控血糖。

习惯了吃饭快的人,刚开始也许会不适应,可以慢慢培养细嚼慢咽的饮食习惯,尽可能地每口多嚼几下,争取能达到每口咀嚼20~30次。

2规定用餐时间

也许有些人觉得,每顿饭都数着咀嚼次数来吃不太现实。那么,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给自己规定一下进餐时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早餐用餐时间为15~20分钟,午、晚餐用餐时间为20~30分钟。

3每餐吃得“粗”一些

精米白面吃起来太容易咀嚼了,相比之下建议主食尽可能做到粗细搭配(比如杂豆饭、糙米饭、燕麦饭等)。因为粗粮的口感比较粗糙,吃起来很“渣”,必须得仔细咀嚼后才能吞咽,这就有助于帮我们降低进食速度。

烹调蔬菜的时候也别切得太碎,一方面能减少营养流失,另一方面能让我们吃得慢一些。另外,尽量不要汤泡饭。

4吃饭不刷剧

有些人可能刷剧的时候能让自己吃得慢点,但绝大多数人刷剧的时候都会不知不觉吃得很快,还会吃得较多。所以,吃饭的时候要专心一些,用心感受食物的滋味和口感,放慢进餐速度。

总结

快速进食不仅剥夺了吃饭的乐趣,还可能导致消化不良,长期以往还会增加肥胖、糖尿病、食管癌等疾病的发生风险,损害身体健康。与之相比,细嚼慢咽能让我们在获得饱腹感的同时,更好的感受进食带来的愉悦与美味,也能让身体更健康哦。

参考文献

[1]LyT,OhJY,SivakumarN,ShehataS,LaSantaMedinaN,HuangH,LiuZ,FangW,BarnesC,DundarN,JarvieBC,RaviA,BarnhillOK,LiC,LeeGR,ChoiJ,JangH,KnightZA.Sequentialappetitesuppressionbyoralandvisceralfeedbacktothebrainstem.Nature.2023Dec;624(7990):130-137.doi:10.1038/s41586-023-06758-2.Epub2023Nov22.PMID:37993711;PMCID:PMC10700140.

[2]TeoPS,vanDamRM,WhittonC,TanLWL,FordeCG.AssociationBetweenSelf-ReportedEatingRate,EnergyIntake,andCardiovascularRiskFactorsinaMulti-EthnicAsianPopulation.Nutrients.2020Apr13;12(4):1080.doi:10.3390/nu12041080.PMID:32295057;PMCID:PMC7230501.

[3]吕全军,崔晗,田亚兰,李倩文,薄亚聪,朱艺伟,游杰,崔玲玲.中国人群进食快对食管癌发病影响meta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8,34(04):584-588.

[4]Paz-GranielI,BabioN,MendezI,Salas-SalvadóJ.AssociationbetweenEatingSpeedandClassicalCardiovascularRiskFactors:ACross-SectionalStudy.Nutrients.2019Jan4;11(1):83.doi:10.3390/nu11010083.PMID:30621124;PMCID:PMC6356451.

[5]WenxianZhao,WangLi,JianjunYin,ShuleiChen.Associationofeatingrateandpost-dinnersnackingwithdepressivesymptomsinChineseadultmen.JournalofMen'sHealth.2023.19(11);34-40.

[6]ZhuY,HollisJH.Increasingthenumberofchewsbeforeswallowingreducesmealsizeinnormal-weight,overweight,andobeseadults.JAcadNutrDiet.2014Jun;114(6):926-931.doi:10.1016/j.jand.2013.08.020.Epub2013Nov9.PMID:24215801.

[7]HamadaY,HayashiN.Chewingincreasespostprandialdiet-inducedthermogenesis.SciRep.2021Dec9;11(1):23714.doi:10.1038/s41598-021-03109-x.Erratumin:SciRep.2021Dec23;11(1):24483.doi:10.1038/s41598-021-04257-w.PMID:34887466;PMCID:PMC8660770.

[8]YeterE.Bayrametal,Masticationinefficiencyduetodiminishedorlackofocclusalsupportisassociatedwithincreasedbloodglucoselevelsinpatientswithtype2diabetes,PLOSONE(2023).DOI:10.1371/journal.pone.0284319

策划制作

作者丨薛庆鑫 注册营养师

审核丨阮光锋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评论
飞马腾空
太师级
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