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时节,来一份嗦粉,湿米粉、河粉、米线、粿条……感觉美食已经霸占了整个屏幕了。当然,危险也可能潜伏在身边。
这些湿粉类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受椰毒假单胞菌污染(广东省年平均气温和近期的气温正适合此菌繁殖),并产生米酵菌酸毒素。米酵菌酸毒性强烈,在高温下稳定,只需1毫克即可致命。广东省卫健委近期通报了2起米酵菌酸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引起米酵菌酸中毒的常见食品,只有湿粉类吗?不!以下三类食品,经过长时间发酵或浸泡,都容易发生米酵菌酸中毒:1.谷类发酵制品,如发酵玉米面(酸汤子)、糯玉米汤圆粉、发酵糯小米、吊浆粑、糍粑、醋凉粉等;2.存放不当的高水分谷薯类制品,如湿米粉类制品、湿淀粉类制品;3.变质银耳、木耳等。
一旦食用了被米酵菌酸污染的食物后,潜伏期一般为1至24小时。多以胃肠道刺激症状起病,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头晕无力,部分病人有腹泻。严重时可造成肝、脑、肾等器官损伤。
那如何预防米酵菌酸中毒呢?
-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物,注意检查产品标签,特别是生产日期、保质期和储存条件等信息。
-
注意食品的感官性状,不食用变质的或隔天泡制加工的银耳、木耳及其制品。
-
家庭制作发酵食品时,要保证原料安全无霉。
-
避免食用酵米面类食品,如酸汤子、河粉等,因为这些食品在制作过程中容易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
-
如果食用后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并尽快采取催吐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