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学家的故事——林学家梁希

岳阳市科技馆李昶澄
讲好科学家故事,弘扬科学家精神。
收藏



新中国成立后,在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采纳了一位古稀老人的建议,决定成立林垦部,并提名这位老者担任林垦部部长。老者感到很不安,就写了一张条子送给周总理:“年近七十,才力不堪胜任,仍以回南京教书为宜。”周总理看后提笔回复了一句话:“为人民服务,当仁不让。”老者看了回条,激动地写下了:“为人民服务,万死不辞。”这位担任新中国第一任林垦部部长的老者,名叫梁希,是我国卓越的林业科学家、林业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883年,梁希出生于浙江双林镇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幼年丧父,初在私塾读书,自幼勤奋好学,聪颖过人,16岁便考中秀才,有“两浙才子”之称。1906年,梁希官费留日学习,对林产制造学和森林利用学更具兴趣。他潜心钻研,学习成绩超群。10年后学成回国在辽宁采木公司任技师,因不满该公司日本人独揽大权,梁希愤然离职,应聘到北京农业专门学校任教。

梁希讲授的课程,都是自己编写教材,并不断修改、补充新内容。上实验课他总是亲临指导和示范,对一些难于操作的实验方法,则逐个手把手地传授给学生。梁希既对自己严格,对学生和助手们也同样严格。工作上出了差错,他严厉批评,毫不客气。他不允许上课、上班迟到。按时工作和珍惜时间,是他一贯恪守的准则。梁希曾激动地说:“我在旧中国教了30年的书,培养了那么多的学生,想改变中国林业面貌,想让中国的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

梁希不但在学习、工作上诲人不倦,而且在思想、生活和事业上也十分关心爱护学生,既教书又育人。他常教导学生:人生学习求知,好比建高楼大厦,必须先坚地基,然后博览群书,集思广益。他还教学生做人之道,要以人民利益为重,切戒利欲熏心,要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决不要有任何骄傲、夸张。梁希最愿意和学生打成一片,参加他们的活动。1941年中央大学森林系5名学生毕业,他在欢送会上即兴赋诗一首,并书赠每人一份。诗曰:“一树青松一少年,葱葱五木碧连天。和烟织就森林字,写在巴山山那边。”梁希把5位同学比喻成5棵青松,5木正好构成“森林”二字,在巧妙的构思之中蕴含了梁希对学生殷切的希望和深厚的感情。学生经济困难,他解囊相助。对学生出国深造,他给予支持,并教导他们安心学习,不忘祖国。

梁希工作最大的特点是“求实”的作风,他非常注意深入实际调查研究。1950年梁希率领6位林业科技人员,赴渭水和小陇山林区调查,并与当地干部反复磋商一个事关子孙后代的林业方针问题:在国家建设事业严重缺乏木材的情况下,风沙弥漫的大西北究竟如何解决采伐与营林的矛盾?黄河又如何彻底整治?这一连串的问题深深地困扰着他,竟使他夜不能寐。他从渭水看到:土是怎样流失的,河床是怎样淤塞的,水灾是怎样造成的。解决西北风沙、水土流失的根本办法就是“坚决地、勇敢地、不厌不倦地和它斗争,且必须和它打持久战。战争的武器没有别的,就是森林。要正本清源,只有护林造林。”这就是他夜以继日地思索和实地调查的结论。

1958年3月,梁希因发高烧入北京医院治疗,退烧后不顾体弱有病,仍坚持工作。当他第四次住院时,确诊为肺癌。他身体异常消瘦,体重只有35公斤。10月25日,他还亲自写信给林业部办公厅主任:“医院检查身体后,医生要我把休养延长到年底,请办公厅替我向国务院续假。”病情如此严重,仍念念不忘向国务院请假,可见他工作纪律之严格。

12月10日,梁希因救治无效与世长辞。梁希的一生,勇于探索、坚韧不拔。他创立了中国林产制造化学的学科,培养了大批林业科技人才,提出了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制订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林业工作方针和建设规划,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建立了林业行政、科研、教育及生产体系,促进了新中国林业的蓬勃发展。在梁希的诗文中,有许多被传诵为佳句,如“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新中国的林人,同时也是新中国的艺人。”这一佳句永远激励人们为祖国的绿化事业努力奋斗!

在梁希去世20年后,他的绿色梦想成为了现实。“三北防护林”建设开始实施,这项在国际上被誉为“中国的绿色长城”的世界生态工程之最,是对梁希的最好纪念。

评论
飞马腾空
太师级
阅读理解
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