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学家的故事——核物理学家王淦昌

岳阳市科技馆李昶澄
讲好科学家故事,弘扬科学家精神。
收藏



他曾经享誉世界物理学界,却在声名鼎盛时悄然藏身戈壁荒漠;他的发现至少帮助6人获得诺贝尔奖,自己却因为一次选择此生与诺贝尔奖无缘;太空中的一颗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这个名字却在绝密档案柜中一锁就是17年;在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他的光芒无人能比。他就是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淦昌。

王淦昌,生于兵荒马乱的晚清时代,幼年时父母双亡、孤苦伶仃的他靠放羊为生。他的外婆却一直鼓励他:“中国不缺放羊娃,但是缺少有学问的人。”聪慧过人的他就这样一路从小学读到清华大学,靠读书丢掉了放羊鞭,走出了农村,更走出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1930年,王淦昌离开家乡远赴科学王国——德国学习,在柏林大学留学深造期间,师从著名的女物理学家迈特纳。有一日,王淦昌在迈特纳的实验室对别人的一项实验提出质疑,认为这次的实验能发现一个全新的粒子。起初迈特纳夫人并没有重视这个年轻人的建议,直到两年后英国人查德威克用王淦昌的方法找到了中子,并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奖,迈特纳知晓后才后悔不迭,于是主动向王淦昌道歉。虽然与诺贝尔奖错失,但是王淦昌却并未因此责怪老师。

1956年,王淦昌作为中国代表到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任研究员,从事基本粒子研究。在此工作期间,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反西格马负超子,填补了微观世界体系的空白,引起国际学术界轰动。

正在此时,王淦昌接到国内发来的一份绝密电报,他的回答只有短短6个字:“我愿以身许国!”王淦昌为了帮助中国造出原子弹,获得安全和尊严,毅然放弃了诺贝尔奖,放弃了对个人荣誉的追求,远赴新疆沙漠做一名无名英雄,潜心研究他的原子弹事业。在这里他隐姓埋名,断绝跟外界的一切联系,不再在学术界抛头露面,不再探索自己感兴趣的科学,不能告诉亲朋好友自己正在研究的项目,甚至连自己的妻儿都不能说。他依然义无反顾地选择这条路,抗住高原、沙漠的艰苦,每次实验都亲力亲为,常常不顾身体工作到深夜,实在忍不住太想念亲人了,他就通过写信来倾泻相思之苦。

1960年,中国原子弹研制工作进入到关键阶段,可苏联却不肯再援助中国,一夜之间撤走了所有苏联专家,研制工作无法再继续。大家正发愁时,一位对中国友好的苏联专家在临别前悄悄和科研小组说:虽然我们走了,但在这个领域你们还有王淦昌。

日复一日钻研,年复一年苦干。1964年的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巨大的火球让全世界震惊,直到这一刻,中国人才算是真真正正地站起来了!但王淦昌没有停下脚步,又赶紧研究起氢弹,不久后,中国第一颗氢弹也爆炸成功!从原子弹发展到氢弹,中国仅仅用了2年零8个月,这种进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当时科技最发达的其他国家!大家都激动得泪流满面,称呼他为“核弹先驱”,他却说:“这是成千上万科技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其中的一员。”

1969年,西方用尽各种方法,阻碍我国发展核武器,快速完成地下核试验成了重中之重,王淦昌作为领导者自然深知紧迫性,可当时正处历史特殊时期,导致研究院无法正常开展工作,他心急如焚,劝大家要顾大局:“我们的时间很宝贵,与西方核大国比,谁赢得时间,谁才能赢得主动!”在他的努力下,才化解了矛盾,研究院里的人再次团结起来,进行了3次地下核爆实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王淦昌隐瞒真名长达17年,从未有过怨言。直到一年除夕夜,邓稼先端着酒杯哽咽着对他说:“叫了你王京同志几十年,今天,叫一次王淦昌同志吧!”他一听,鼻子一酸,祖国两位科技巨匠抱在一起,痛哭不止……

1978年,71岁的王淦昌调回北京任核工业部副部长兼原子能研究所所长,4年后他辞去职务,在所里领导一个小组继续从事激光核聚变研究。有人问他为什么辞掉职务,他说:“要做科学家,不做科学官,别人可以担任的工作,我何必一直担任下去呢?但是有一项工作我是不会辞掉的,那就是科研。”

直到晚年,王淦昌仍奔走在科研第一线,身边人都劝他注意身体,他却笑着说:“我们应该要求自己,站在世界科学发展的前列,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带领青年人去发展我们的科学事业。”

评论
飞马腾空
太师级
阅读理解
2024-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