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 燕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审核:樊东升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主任医师
失眠,是临床常见问题。它不仅会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还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损害。那么,如何有效地解决失眠问题呢? 近年来,褪黑素用于治疗失眠被传得神乎其神。那么,褪黑素究竟是什么?又为什么能治疗失眠呢?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人体内天然的褪黑素是松果体利用色氨酸合成的一种激素,被分泌至血液和脑脊液中,参与调节睡眠觉醒周期,具有显著的昼夜节律,夜间褪黑素的血浆浓度至少为日间浓度的10倍。夜间分泌的褪黑素有助于诱导并维持睡眠。
人体内褪黑素的分泌可随年龄增长而变化,从出生后3~4月龄开始分泌,夜间浓度在1~3岁时达最高值,至成年早期开始缓慢下降达平台期,之后会持续下降,至70岁时夜间褪黑素浓度峰值可低于年轻时峰值的1/4。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由于夜间血浆褪黑素浓度随年龄增长而下降,故许多老年人会发生年龄相关性失眠(如夜间易醒、睡眠效率下降等),针对这一人群,补充的褪黑素剂量应刚好弥补其年龄相关性分泌下降的剂量,即可有助于改善睡眠。《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指出,褪黑素缓释剂用于55岁以上的失眠患者可改善其睡眠质量。
外源性褪黑素不仅可以促进入睡并维持睡眠,还可以调控昼夜节律时相(包括褪黑素本身的节律),均可由生理剂量诱导产生,即0.1~0.3 mg促进睡眠、0.3~0.5 mg调控昼夜节律时相。褪黑素制剂在许多国家均未被管制且被普遍当作“膳食补充剂”而无须处方便可随意购买,导致其常被过量使用。大剂量服用褪黑素制剂可使血浆褪黑素浓度超过生理浓度,造成脑褪黑素受体脱敏,即暴露于超过正常浓度的激素后,其活性显著下降,可见于长期应用大剂量褪黑素改善睡眠质量的失眠者,正常的褪黑素昼夜节律也可被改变。因此,建议老年患者应用较低的、与生理剂量相近的褪黑素剂量。超过生理浓度的褪黑素可导致日间嗜睡、身体和精神受损、低体温和高催乳素血症。褪黑素目前的临床应用包括治疗年龄相关性失眠、改善时差变化所致睡眠觉醒障碍、睡眠觉醒时相延迟障碍等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以及轮班工作相关反应。褪黑素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意识模糊和睡眠片段化。
因此,建议在治疗失眠和改善时差变化时应用较低、生理剂量(0.1~0.5 mg)的褪黑素。但不能滥用褪黑素,以免造成不良反应。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失眠是一个多因素导致的症状,需要我们综合考虑,结合自身情况,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