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津渡这个名字,是宋代以后出现的,“津”本身就是渡口的意思。三国时这里叫“蒜山渡”,曾驻有孙权的东吴水师;唐代曾名“金陵渡”,更是专门派有兵丁守卫巡逻。著名诗人张祜就曾题咏:“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其描写的一腔“客愁”惟妙惟肖,堪与张继的《枫桥夜泊》媲美。
■古时著名的长江渡口
西津渡自三国时期开始,就已是著名的长江渡口。隋唐以后,镇江成为丝绸和粮食等漕运重镇,西津渡也随之成为长江南北的咽喉要道,当时这里整日船来货往,忙忙碌碌,上上下下,不亦乐乎。清末镇江诗人于树滋在他的《瓜洲伊娄河棹歌》中,曾这样描写繁忙景象:“粮艘次第出西津,一片旗帆照水滨。稳渡中流入瓜口,飞章驰驿奏枫宸。”因为是他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以诉诸笔墨如此传神,细腻入骨,其情其景,栩栩如生,历历在目。
当年的人们从船上下来,基本的路径就是拾级而上,沿着青石板铺的地面走到岸上。如今这条路已有所翻新,却并没有改变历史的调性,两边的青石板还是显得不太规则,好像都是些零散石料的修补,只有中央的青石板比较中规中矩,整齐划一,在精心修砌中,塑造出一条小路蜿蜒而去,弯弯曲曲。看着今天,也就等于看到昨天,我们不难发现许多青石板上都有一道深深的凹槽,据说这是当年独轮车留下的车辙。当我们看着这条痕迹宛然的青石板路时,肩担手推之状如在目前,穿越之感油然而生。
待渡亭,就是人们候船的地方,也是古人迎来送往挥别之处和躲风避雨之所。眼前的待渡亭是四角亭的建制,因为有一面靠墙,省略了一个翘檐,挺立出来的只有两个角,但三处敞开的,微风骀荡,设有栏椅靠背,坐在那里四面透空,好像也挺舒服的。且不说三五聊天,天南海北,谈笑风生,就是独自一人,放眼望去,也视野开阔,“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一江春水向东流;转过头来,镜头又会回到市井生活,更多的能看到参差不齐的粉墙黛瓦,竞相奔腾的“马头墙”,邻里人家的风土人情,小商小贩的买卖情景,这些都是寻常人家的普通日子。
■老街见证千年繁华
我们从待渡亭继续往江边走,没走多远,就能看到高耸壁立的蒜山石崖。当年石崖之下即为滚滚长江,石崖就是扼守江岸的屏障。清代以后,由于江滩淤涨,江岸北移,渡口就不得不进一步下移,这样才能靠近江边。随着新渡口走到前台,也意味着老渡口退出历史舞台,但因此而日隆的西津古街,却没有从此消失暗淡,反而持之以恒地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历史风貌。
这是一条有着1300年历史的古街,现在全长约千米,随处可见六朝至清代的历史踪迹。沿街四道券门的石额上,分别题刻着:“同登觉路”“共渡慈航”“飞阁流丹”“层峦耸翠”,这是一种主题的索引,也是一条贯穿的线索。看着街道两边鳞次栉比的秦砖汉瓦,我们恍若隔世,仿佛回到笙歌曼舞或宁静致远的年代,迎面触目之间,总会给人一种尘封多年的感觉。两层小楼,错落有致,斑驳墙壁,翘阁飞檐,商店林立,琳琅满目,雕花窗户,俨然是用故事垒起来的岁月,见证着千年前的繁华,也散发着千年后的余韵。
古街旁边,一条条幽深的小巷,又不知要通向何处,循循善诱,遐想无穷。只是那天已近黄昏,许多商家陆续关门,店门都是用一块块杉木板拼连起来的,有些古色古香的味道和老旧的感觉,夕阳残照下的街道显得非常宁静,随着霭气飘浮,地面也变得湿湿润润的,走在里面忽然有一种莫名的空旷感。这里的整个氛围已不是高歌猛进的节奏,弥漫着一唱三叹的慵懒和倦怠。这时,我们找了一个路边小店,坐了下来,要了一碗正宗的锅盖面,配上几片肴肉,恰逢饥饿袭来,那滋味、那感觉,比神仙还要美,真是美得让人“吃醋”。
■一座天然的历史博物馆
隋唐以前,镇江江面宽40多里,到唐代时还有20多里,孟浩然就曾有“江风白浪起,愁杀渡头人”的诗句,长江天堑,风大浪急,木帆之船仍然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常常险象环生。但伴随着救生会的产生,又出现了一线新的生机。它是一个带有慈善性质的水上安全救助机构,始建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专门从事义务打捞沉船和救生事宜,为江上行船安全保驾护航。那时的救生船以红色为标志,桅杆上还挂着一个醒目的虎头牌,意思是奉皇上圣旨救人,紧急情况下,鸣锣开道,刻不容缓,任何船只都不得阻挡,就像当今的救生船一样,红船也拥有救急救命的优先特权。我们现场看到的那些救生设备,虽已陈旧不堪,但它还是在默默地叙述着许多千钧一发的时刻,还有当年那些英勇救援和与风浪殊死搏斗的鏖战场面。
昭关石塔,是老街上的古迹精品,横跨在救生会和观音洞之间,一眼望过去,就是满满的历史感。因塔上刻有“昭关”两字,故名“昭关石塔”。包括塔座、塔身、塔颈、十三天、塔顶等五个部分,外观如瓶,又被称为“石瓶”。相传为三国时孙权与刘备联姻时所建,作为两情相许的见证和攻守同盟的图腾。传说归传说,事实是事实。实际上,它建于元末明初,据考证“系元武宗海山皇帝命画塑元大都白塔寺工匠刘高仿京刹梵相而作”,至今有600多年,是国内唯一保存完好、年代最久的过街石塔。
游完以后,总有个问题盘桓心中。究竟是因为先有西津渡然后才有了西津渡街,还是因为西津渡街的繁华带动了西津渡的繁忙?它们之间谁前谁后确实很难理清,应该说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共同携手为我们打开了一幅卷帙浩繁的历史长卷。英籍华人女作家韩素音对此深有体会:“漫步在这条古朴典雅的古街道上,仿佛是在一座天然历史博物馆内散步。”她说得很对,也恰如其实。唐宋风韵,源远流长,这里有许多值得触摸的千年之脉和深层之蕴;目光所至,思维所及,这里还有由来已久的历史等待,更有无法阻挡的生命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