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冬至大如年!节气为何被称作中国第五大发明?

瞭望科学史
李亮(中科院科学史所研究员)讲述科学故事、传播科学精神。
收藏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先民的杰出创作,它在天文和历法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劳动人民掌握农事季节的经验总结,也是重要的历史和文化遗产。随着历史的发展,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些节气也逐渐发展为特定的节日。在古代,“冬至”就是其中重要的节日,因为在古代历法中这是一年中的第一天,也就是新年的日子,所以民间至今尚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尚书注疏》中的“日永日短之图”

(图中反映了不同节气昼夜时刻长短的差异)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了新的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次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成功入选。作为中国古代先民智慧结晶的节气是如何制定的?它为何又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以至于有些人甚至将其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呢?

由于中国古代的历法采用阴阳合历,历法的制定需要同时考虑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虽然阴阳合历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但每三年多要加一个闰月,这种补偿方式,使得气候变化在阴阳合历中不能完全体现出来。例如,表示夏天开始的立夏,如果今年在三月,明年可能就在四月,这就会造成与月序关系的不一致。古代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人们格外关心播种和收割的时间,不能反映季节的历法受到很大局限,于是便产生了二十四节气。属于阳历系统的二十四节气,与朔望月配合使用,就成为了中国阴阳合历的一大特色。

节气从本质上说与太阳的运动有关,如果我们将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平均分成二十四份,这样每份就有十五度(如果按古代的地心说,就是太阳绕地球运动的黄道分成二十四份),每个节气就代表了轨道上的这一固定位置。例如,以春分定为0度作为起点,每前进15度就是一个节气,那么清明、谷雨、立夏、小满分别对应15度、30度、45度、60度,这样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个回归年,总共360度。

《浑盖通宪图说》中的“浑象图”

(二十四节气用于平分黄道,与西方的黄道十二宫相互对应)

早期的历法采用“平气”,也就是把地球的运动(如果按地心说,就是太阳的运动)看成是匀速的,所谓平气就是通过平分轨道位置来确定时间。后来,人们认识到地球的运动是不匀速的(因为是椭圆轨道),就采用了“定气”, 这就导致了如今的节气长短不一,有的是十四天,有的近十六天,平均十五天左右。

二十四节气,如果按其名称,可以分为四种,其中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八个节气是表征季节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这五个节气是表征冷暖程度的。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这七个节气是表征降水量多寡的。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则与农事相关。

古代节气的制定,是通过圭表测影来实现的。古人最初用一根竿子来测日影,在平地上垂直插一根竿子,发现每日正午的竿影的长度一年四季都在变化,冬季竿影长,夏季竿影短。而且冬季里总有一天竿影是最长的,夏季里总有一天竿影是最短的,古人将这两天称为“至日”,也就是“冬至”和“夏至”。 根据这种测量中午日影的方法,人们就知道了“年”的时间长度,从一次“冬至”到下一次“冬至”的时间长度就是一年。

圭表原理示意图

古人利用圭表可以方便地测出日影长度,通过日积月累地观测,就可以推算出不同节气的时间,以及回归年的长度等。所以《宋史·律历志》记载有:“观天地阴阳之体,以正位辨方,定时考闰,莫近乎圭表。”

二十四节气系统,是逐步发展而日臻完善的。其划分起源于黄河流域,至迟在殷商时期,人们就已经有了冬至和夏至等概念,以后逐渐丰富。大约在春秋时代就已有“二分二至”,也就是冬至、夏至、春分和秋分这四个大节气。影长最长的这天定为冬至,最短的这天定为夏至,昼夜平分的那两天就是秋分和春分。二至最初分别叫做日永、日短或日长至、日短至,二分则叫做日中和宵中,后来也称为中夜分。

二分二至之后,又逐渐形成了另外四个大节气:四立(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左传·僖公五年》记载“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雾),为备故也。”启指立春、立夏。春生夏长,古人谓之阳气用事,所以称之为启,启者开也。闭指立秋、立冬。秋收冬藏,古人谓之阴气用事,所以称之为闭,闭者关也。这八个大节气就成为后来最主要的节气。最迟在西汉初期,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就已经非常完备了,当时节气的名称和现在所用的已经基本一致。

新法地平日晷的及其晷面

(节气在后来的地平式日晷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其晷面有着不同的弧线,用于读取不同节气的日影位置,以此来读取时间。这种地平日晷源自西方,但在西方,地平日晷使用十二宫,传入中国后被替代以节气)

评论
科普中国俄体镇023
太师级
2024-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