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李秀保:在海底种珊瑚,守护“蓝色海洋里的热带雨林”

科普中国新媒体
原创
科普中国新媒体官方账号
收藏

(李秀保,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教授,太平洋学会珊瑚礁分会理事)

李秀保和珊瑚初次相遇,是在20多年前。那时他刚刚进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读硕士,甚至还不会潜水。他的导师黄晖,是一位幽默爽利的女性,见到他第一句话就是:赶快去学潜水。

很快,导师带着他去了三亚的鹿回头海域调查珊瑚礁。李秀保那时还不太会潜水,只能简单地浮潜,却一直记得那天看到的壮观景象:海水湛蓝,鱼群穿梭,一大片一大片的鹿角珊瑚群落伫立海底。

有人将珊瑚礁比作“蓝色海洋里的热带雨林”:它只覆盖海底千分之二不到的地方,却能为四分之一的海洋动物提供生活环境。而李秀保那天看到的珊瑚礁,也确实如热带雨林般热闹。

遗憾的是,这热闹并不长久。

李秀保发现,他潜水技术虽然越来越精进,却很难再看到当年的盛景,特别是鹿角珊瑚,如今野外考察很难再见了。

鹿角珊瑚对水质和环境非常敏感,随着沿岸开发、过度渔业、污染排放、极端气候等等问题的出现,科学家们发现,很多近岸珊瑚消失了,离岛珊瑚礁的覆盖率也下降得厉害。从空中可以看到,太平洋的岛礁一片白茫茫,而深入海底,鱼群走了,只剩下破碎的礁石和一片死寂。

让李秀保感觉对比最明显的,是西沙群岛的岛礁退化。2006年他初次去时,珊瑚礁生态系统既壮观又热闹;不到两年,整个海底岛礁都被摧毁了,铺满了珊瑚断枝。

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最直观、最表面的原因是长棘海星的爆发。长棘海星以珊瑚为食,一只长棘海星可以吃掉两平方米的珊瑚。如果长棘海星大量繁殖,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摧毁大片珊瑚。

而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是生态系统失衡。李秀保和团队发现,西沙群岛的鱼类密度在这两年内少了一半,天敌变少了,长棘海星便大量繁殖,破坏珊瑚礁。那么,鱼类减少的原因是什么?主要是因为西沙群岛的过度捕捞。也就是说,背后最根本的问题还是人类活动。

当然,不同区域的珊瑚退化,原因都有细微不同,而李秀保团队在各处调查,就是为了厘清具体的因素。因为只有保护好珊瑚,才能守护千千万万的海洋生物。

“人类必须有所作为。”2011年,李秀保所在的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牧场团队与海南三亚蜈支洲岛合作,正式启动了我国首个热带“海洋牧场”项目,尝试在海底培育珊瑚。

要在海底“种珊瑚”,首先要在海底建立苗圃,培育珊瑚的“幼苗”,再移植到需要修复的地方。这些“幼苗”有的是捡来的海底里的珊瑚断枝,有的要从珊瑚虫产卵开始培养。珊瑚产卵一般都在晚上,所以临近珊瑚产卵前两三天,李秀保和团队每天晚上都在海底等待,生怕错过这次生产。

幼苗培育成熟后,如何移植也是个问题。珊瑚要在海洋中定居,需要稳定地附着坚硬表面。李秀保和团队根据不同环境,尝试过各种材料作为礁体,比如在火山丰富的三亚蜈支洲岛,他们就用火山岩固定礁底,也尝试过用铁钉,还投放过破旧的沉船等等。这些礁石不仅能让珊瑚附着,还给鱼类、海胆、海螺等等有恢复功能性的海洋动物提供了栖息空间。

李秀保在三亚蜈支洲岛监测珊瑚礁修复效果

在海底种珊瑚,听起来有点浪漫。其实,在水下,一切作业都会变得困难。下水前,李秀保和同事们身上都背着30多斤的装备,力气大点的人可以站起来、迈进水里,力气小一点的只能直接一头翻进水里。即使航行经验丰富,出海风浪太大时,也免不了晕船。有时候,晕得实在受不了,跳进海里冷静冷静,却发现水里也有浪,该吐还得吐。

好在,他们的付出没有白费。

对于李秀保和正在从事珊瑚礁保护的人来说,修复珊瑚礁是一件漫长而复杂的事,他们能做的就是倾尽全力,剩下的交给时间。

而且,在李秀保看来,要保护珊瑚和海洋生态,珊瑚礁修复并不是唯一的答案。有的水域水质条件很差,即使移植了珊瑚,也很难存活,而有的水域生态环境适宜,也有些功能性生物,即使不修复,过两年也可以自己慢慢恢复。所以,一定要根据当地条件,多方考量,最重要的还是从源头减少珊瑚的生存压力。

他的思考,带着科技工作者的审慎和冷静:“越是在珊瑚礁生态修复狂热的年代,越是要冷静地思考。盲目地修复,可能反而会造成破坏。”

参考资料:

央广网:李秀保|18年,潜水上万小时,只为守护那片珊瑚海!

2.海南省科学技术厅:海大教授李秀保: 18年孜孜不倦,为珊瑚搭起美丽家园

作者丨程观 科普创作者

审核丨苏勤 海洋出版社编审

贾鹤鹏 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评论
冲冲
大学士级
在我国科学技术日益发展下,我国对海洋资源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在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下,海底资源一定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财富,要向海洋经略!
2024-08-25
华科普
大学士级
在珊瑚礁生态修复狂热的年代,要冷静地认识到:盲目地修复,可能反而会造成破坏!
2024-08-25
内蒙古赵华
庶吉士级
生物多样性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不论是湿地,森林,还有最重要的海洋生物,它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向海洋释放了大量氧气。作为人类,一定要重视起来,利用先进的科技,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为了祖国的碧水蓝天。
2024-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