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看自然小喇叭栏目的第63期,在过去的半个月里,我们搜罗了以下值得一看的自然新闻和研究:
1)渡渡鸟不笨拙,还十分灵活
2)被渔具缠住后,座头鲸断了尾
3)夜晚的路灯,让昆虫饿肚子
4)成千的鲨鱼,在海底开“睡衣派对”
5)黑猩猩的对话,像人类一样快
6)章鱼和鱿鱼的色素,可以防晒
渡渡鸟不笨拙
过去,渡渡鸟常常被描述为肥胖笨拙的“傻白甜”;但最新研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根据记载,荷兰人在1598年抵达毛里求斯时,岛上到处都是渡渡鸟。因为没有捕食者的威胁,食物又充足,渡渡鸟长得又大又胖,体重可以达到20多公斤。而且,它们行动迟缓,不会飞,对人类也没有警惕心。人类开始对它们大肆捕猎,导致渡渡鸟在几十年后就灭绝了,成为第一个被人类记录下来然后消失的物种。
人类带来的入侵物种——家猫,也成为了渡渡鸟的捕食者 | Julian Pender Hume
可惜的是,渡渡鸟灭绝时,我们仍没能科学地认识它们,不确定它们到底有多少个物种,在进化图谱上又处在什么位置。最近,英国科学家查阅了400年来的文献,又研究了英国各地的渡渡鸟标本,包括世界上唯一的一份渡渡鸟软组织,终于揭开了渡渡鸟的真面目。
古生物艺术家 Karen Fawcett制作的渡渡鸟雕塑 | Karen Fawcett
经过分析,科学家确认渡渡鸟属于鸠鸽科,和现代的鸽子是亲戚。它们并不是大家以为的“傻白甜”形象,只会坐以待毙。相反,渡渡鸟的脚趾肌腱十分有力,不逊于现存的那些擅长攀爬和飞行的鸟类。它们生活在森林中,移动速度很快,完全不是传说中笨重而又迟缓的样子。
科学家认为,了解渡渡鸟的真实生活,可以让我们弄明白渡渡鸟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位置,有利于我们保护现存的濒危鸟类。
渡渡鸟在毛里求斯的生态系统中很重要 | Julian Pender Hume
座头鲸断尾
最近,有人在美国华盛顿州附近,发现了一条没了尾巴的座头鲸。
无人机镜头显示,这条座头鲸没有了尾巴,只剩下了一截连接着尾鳍和身体的肌肉,时不时地露出水面。令人难过的是,它失去尾巴并不是因为天灾,而是因为人祸——研究者推测,它可能长期被渔网或其他捕鱼设备缠住,最终尾鳍被扯了下来。
失去了尾鳍的座头鲸 | Anne McKinnell
它于7月5日首次被发现,10多天以后,无人机又在600公里外的另一片海域发现了它。尽管没了尾巴,它还是一直在努力游泳,和正常速度差不多,游速在每小时5.5~7.5公里。它发展出了一种新的游泳方法,一开始用胸鳍划水来往前推动,后来用尾部剩下的肌肉左右摆动。
但科学家认为,这头座头鲸的生存状态依然令人忧心。它可能没法正常觅食,最终只能死亡。7月底,人们最后一次见到这条座头鲸,此后它就消失了踪影,没人知道它现在是否还活着。
没有了尾巴,但还在努力游泳 | Eric Guth / The Whale Museum
被渔具缠住是鲸类动物最常面临的威胁,大部分情况下它们都能想办法逃脱,但很可能因此受伤,严重的会断尾。在美国西海岸,每年人们目击的座头鲸被缠住的事件就有几十起,每隔一两年就有人发现断尾的鲸。鲸一旦被渔具缠住后断尾,等待着它们的往往是缓慢的悲剧,它们会在漫长的痛苦中死去。
路灯亮了,虫饿肚子
因为彻夜长亮的路灯,昆虫快要吃不上饭了!
最近,中国科学院的马克明等研究者注意到,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叶子上通常会留下昆虫啃食的迹象;但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树叶竟然完好无损,很少有昆虫留下的痕迹。为了找到背后的原因,他们在北京的道路上设立采样点,收集了近5500片槐树和美国红梣的树叶,这两种树是北京常见的行道树,总是被长亮的路灯照射着。
彻夜灯火通明的北京中关村 | N509FZ / Wikimedia Commons
分析发现,人造光的强度越大,树叶就会变得越坚韧,树叶上昆虫啃食的痕迹也越少。研究者推测,可能是因为夜间的人造光延长了光合作用的时间,而且植物会把更多的资源用于制造纤维,导致叶子的韧性增加,昆虫不好啃。除此之外,植物叶片中的营养物质也受光照的影响,当槐树叶暴露在更强的人造光下,叶片中的营养物质含量会降低,昆虫就不爱吃了。
昆虫虽小,却是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能吃的叶子变少了,昆虫数量下降,会引发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联效应,导致捕食昆虫的鸟类等生物也随之减少。我们习以为常的路灯,正给城市的生态系统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正在吃叶子的虫虫 | Daniel Mietchen / Wikimedia Commons
鲨鱼睡衣派对
在澳大利亚的海底,几千条鲨鱼正在开“睡衣派对”。
最近,一艘研究船对澳大利亚东南部的比格尔海洋公园进行调查。在穿过一片珊瑚礁后,面前的景象让科学家们看呆了:成千上万的鲨鱼,像地毯一样密密麻麻地铺在海底,全都在睡大觉!
铺满了海底的澳大利亚虎鲨 | NESP-IMAS
这是澳大利亚虎鲨,一般在澳大利亚南部出没。它们有5个鳃,不需要移动就可以呼吸,可以很长时间都待在海底一动不动。它们昼伏夜出,白天睡觉,晚上觅食,爱吃甲壳动物和鱼类。每到冬天的产卵季之前,它们都会向北迁徙,回到产卵点。
海底的这个“睡衣派对”还有准入门槛——参加派对的只有雌性鲨鱼。科学家推测,这可能是因为在交配季节之外,澳大利亚虎鲨的雄性和雌性一般各过各的,这些雌性恰好在这里饱餐了一顿扇贝,准备小憩一会儿,再继续北上产卵。
水下机器人和摄像头,还拍到了海底的海绵花园 | NESP-IMAS
这一片海底已经是澳大利亚虎鲨的传统聚会地点了。在6年以前的一次调查中,科学家也撞见过它们的“睡衣派对”,这次的位置和6年前几乎一模一样。
黑猩猩对话
黑猩猩和人类一样说话很快——但它们用的是手势。
人类在对话时,对话双方的轮换速度一般很快,平均200毫秒就会轮换,通常一方才说了一半,另一个人就会抢话,这也是人类沟通的一大特点。在一项新研究里,科学家收集了252只黑猩猩的8500多个手势的数据,分析它们的沟通模式。结果发现,两只黑猩猩在交流时也会快速地轮流打手势,间隔时间最短只有120毫秒,而且它们也会打断对方。
黑猩猩用手势交流 | David J. Stang / Wikimedia Commons
黑猩猩在交流时,对话双方有两种轮换方式。第一种,一只黑猩猩做出一个手势,另一只黑猩猩也立刻做出手势回应,这种方式更像人类之间的对话,比如一个问“你吃了没”,另一个答“还没呢”。另一种则是,当一只黑猩猩做出手势时,另一方改变了它的行为,这就像人类沟通时,一个说“去把碗洗了”,对方用走向厨房来回应。
在面对面交流时,其他物种也会轮流表达,但只有黑猩猩和人类一样快速轮换,甚至会抢话。科学家认为,这说明虽然人类用嘴交流,黑猩猩用手势交流,但我们的交流规则是共通的。
章鱼鱿鱼的色素可以防晒
目前市面上的防晒霜,很多都含有有机化合物羟苯甲酮和一些遮光剂,它们会影响珊瑚的生长,速珊瑚礁白化;其他海洋生物也会受到防晒霜中化学成分的影响。
之前有研究者发现,在章鱼、鱿鱼等头足类动物的皮肤里,有一种名为眼黄素(xanthommatin)的小分子物质,不仅可以帮助动物伪装自己,其光学特性还可以过滤紫外线,达到防晒的效果。
白化的珊瑚,成了大海中光秃秃的骨架 | Matt Kieffer / Wikimedia Commons
这给科学家带来了启发。最近,他们人工合成了这种小分子物质,并将其与氧化锌(最常使用的物理防晒剂之一)结合。测试发现,这种合成材料不仅可以提高防晒效果,而且不会对珊瑚礁造成不利影响。
之前的研究发现,防晒霜浓度只有兆分之62时,就会对珊瑚礁产生威胁,而全球每年排入海中的防晒霜有上万吨,近岸珊瑚礁所在海域的防晒霜浓度早已超过安全范围。章鱼和鱿鱼身上发现的色素,如果能够人工制造,并替换防晒霜中的有害物质,我们就能在保护皮肤的同时,维护一个健康的海洋。
参考文献
[1]https://academic.oup.com/zoolinnean/article/201/4/zlae086/7733394
[2] https://www.independent.co.uk/tv/lifestyle/humpback-whale-tail-trapped-rope-b2590929.html
[3] https://www.frontiersin.org/journals/plant-science/articles/10.3389/fpls.2024.1392262/full
[4] https://phys.org/news/2024-08-scientists-girls-shark-slumber-party.html
[5] https://www.cell.com/current-biology/fulltext/S0960-9822(24)00761-9
[6]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ics.12993
作者:猫吞
编辑:麦麦
本文来自果壳自然(ID:GuokrN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