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小行星撞击了地球,我们有可能提前预测并且防止悲剧的发生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现在我们有了“中国复眼”这一监测装置。
也许有人会问复眼是什么呢?比如说蜻蜓、苍蝇这类昆虫的眼睛是由很多个小眼睛构成,在科学界就被称为“复眼”。同理,“中国复眼”是由很多个小天线构成的一个大天线,就是根据昆虫的复眼而研发出的一项神器。也就是说当一个小行星进入到复眼的视距时,这些小天线会主动发射电磁波并且接收到电磁波的回波,来探测小行星并且成像,也正是因为电磁波自发自收的原理,所以能够捕捉到小行星的轨迹。
“中国复眼”可以实现1.5亿公里外小行星和类地行星观察,拓展人类深空观察的边界,满足我国近地小行星撞击防御、地月态势感知等国家重大科研需求。有了这些“小眼睛”,对地球有威胁的小行星将无处遁形。同时还可以监视到太空垃圾和那些“不速之客”,为我们的航天器保驾护航。
那么大家肯定很好奇,我们不是有中国天眼了吗?为什么要建设“中国复眼”呢?
中国天眼和中国复眼的主要区别在于观测范围、观测灵敏度、功能和构型的不同。简单来说,如果把中国天眼比作远视眼,那么“中国复眼”就是一个近视眼。中国天眼是全球最大的射电望远镜,侧重于对射电宇宙的全面观测研究,而“中国复眼”可不是射电望远镜,它是一种分布式雷达。能主动发射电磁波进行近地空间探测,侧重于近地小行星防御,是一种主动性观测设备,这正好可以和被动观测的“中国天眼”形成互补。
“中国复眼”类似于昆虫的复眼。
图源:云阳县经济信息委
那么中国复眼又为何选址到重庆呢?项目选址在重庆,一方面是因为重庆的地理纬度适合雷达的设置和观测,并且具备稳定的地址和气象条件。另一方面则是基于重庆在科研上的成就为“中国复眼”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撑。
中国复眼的建设再一次体现了中国智慧。待项目建成后,将是世界首部具备三维成像和形变监测的深空雷达。也正是“中国复眼”肩负着小行星防御这一重任,所以它也被大家称为人类望向深空的又一“巨眼”。随着中国天眼和中国复眼的问世,我国将在世界天文学领域拥有无可替代的话语权。而“中国复眼”这些“小眼睛”也不仅仅是抬头仰望,更是用实际行动,为保护地球和人类安全,贡献着中国力量。
供稿单位:重庆市规划展览馆(重庆市规划研究中心)
审核专家:吴沙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