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家学深厚,父亲是近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变法领袖梁启超;兄妹九人在不同领域都是英才,有着“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美称。他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一生致力于火箭、导弹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发展,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崛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导弹控制专家——梁思礼。100年前的今天,梁思礼在北京出生。在梁思礼百年诞辰之际,国家科技传播中心特举办“苍穹大业赤子心”——梁思礼院士百年诞辰纪念展发布会。通过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馆藏的一张张照片,让我们跟随梁思礼院士的人生轨迹,一起回顾这位伟大科学家的爱国报国情怀和忠于使命无怨无悔的生命之旅。
梁思礼院士
饮冰室里的“老白鼻”
1924年8月24日,51岁的梁启超迎来了家里的第九个孩子。风趣的父亲将英语中的“baby”改成“白鼻”,最小的儿子自然就成了“老白鼻”。从此,这三个字便成了父亲梁启超对梁思礼特有的爱称。
梁思礼出生时的小脚丫印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梁启超的书斋“饮冰室”是梁思礼儿时的乐园,在这里,他总是能找到来自世界各国的好看明信片,这是他儿时最喜欢的“小人书”。对于自己的几个聪明伶俐的孩子,梁启超曾想在60岁开始停止一切社会活动,亲自教授他们学习,然而这个诺言却没能实现。
梁启超所著的《饮冰室合集》《饮冰室文集》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1929年,父亲梁启超逝世,这一年的梁思礼尚不足5岁。父亲逝世后,家里的境况急转直下,母亲不得不变卖家里的一部分房子,靠租金和梁启超的稿费维持一大家子的生计。
1935年,梁思礼(左一)于天津培植小学毕业,与班主任及同学合影留念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1941年,高中毕业的梁思礼带着母亲省吃俭用准备的400美元出国求学。临行前母亲消瘦的身体、飘动的发丝、挥动的手臂像是电影画面中的特写,长久地定格在梁思礼的眼前:“祖国还在蒙难,学成了一定要回来报效国家。”
梁思礼硕士论文《一种用于测试有机防护涂层和金属之间黏合度的电磁超高速离心机》
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出国不久,由于太平洋战争爆发,梁思礼失去了和国内的联系。整整8年勤工俭学的留学生涯,梁思礼先后在美国嘉尔顿学院、普渡大学、辛辛那提大学学习,并获得无线电专业学士学位和自动控制硕士、博士学位。留学期间的梁思礼还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北美中国基督教学生联合会”(CSCA)和“留美科学工作者协会”的活动,动员留美学子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
梁思礼和好友陆孝颐
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1949年9月下旬,美国旧金山码头上即将起航的“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在这一天有些许不同。船上的500多名乘客中,载着第一批回国的30多名留美学子,梁思礼就在其中。离开前,他在给朋友陆孝颐的信中写道:“我离开时的感情,只有期望没有留恋。”
起航数天,正在邮轮横渡太平洋的时候,船上的梁思礼突然从收音机里听到了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久经苦难的祖国终于获得了新生!船上的中国留学生们欣喜若狂,大声欢呼,船舱中变成了一片欢腾的海洋。从收音机中,梁思礼和同伴们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但因为不知道五颗星星的具体位置,他们在制作国旗的时候将一颗大星放在红布中央,四颗小星分布在四角。
等回国之后见到了真正的五星红旗,当时船上的留学生们都十分后悔,没有把那面做错的五星红旗保留下来。
十月,梁思礼终于回到了阔别8年的祖国。
祖国需要我去哪儿,我就去哪儿
因为学过无线电,回国后的梁思礼被安排到邮电部电信研究所。
新中国要搞电台,首先就要架设信号发射台和天线。天线组只有梁思礼和另一名同事,而这名同事还要忙很多其他事情,因此从设计、采购到施工、验收,大部分关于天线的工作都被梁思礼全包了。虽然没有专门学过天线,但满腔热情的梁思礼一心一意为祖国服务,祖国需要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
发射台的电线杆是三根木头绑起来,有30米高。为了检查安装天线的质量,梁思礼亲自沿着天线架子一节一节地爬到最高的顶部。“当时就是不要命的干,一点也没想有什么危险,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梁思礼后来回忆说。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梁思礼以建设天线为己任,日夜加班,吃住都在现场。经过艰苦的工作,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终于建成。测试结果显示,不仅是国内,在欧洲和苏联也都能收听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播出的新闻,外交部也能收到国外电台的广播,任务圆满完成。
这让梁思礼兴奋异常,因为这是他回国后为祖国做的第一件事。
1956年参加“十二年科学规划”制定工作的专家合影(前排右二为梁思礼)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1955年,梁思礼受命赴越南援建“越南之声”广播电台,圆满完成任务后,还获得了越南国家主席胡志明的接见及表彰。
1956年,越南民主共和国为感谢梁思礼做出的贡献,特授予友谊证书一份。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1956年对梁思礼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这一年,他三喜临门。**他在这一年里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与此同时,这一年,国家决定组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研究导弹,在举办成立大会的那个简陋食堂里,梁思礼亲眼见证了中国航天从零起步的伟大时刻,从此成为中国的第一代航天人;在11月,他与妻子赵菁举行了婚礼。
梁思礼与家人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两手空空,一张白纸。
但这是一颗生机勃勃的种子
国防部五院成立之初,一无技术,二无设备,三无厂房,这些一心让中国挺直腰杆子的技术人员们甚至都没见过导弹长什么样,一心报国的航天人们就是这样从零起步,开启了我国的航天事业。
“当时既无资料,也无仪器和导弹实物,除了钱学森外,谁都没有见过导弹和火箭,简直是两手空空,一张白纸。但这是一颗生机勃勃的种子。”回忆当年,梁思礼这样说道。
1962年3月21日,“东风二号”导弹首飞爆炸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没有办公室,就在北京郊区飞机场的大机库里工作;没有宿舍,就搭帐篷、睡地铺。
60年代初他在基地执行发射任务时,条件则更加恶劣。梁思礼和同事们住在四面透风的房子里,肆虐的大风和沙尘暴刮得床上、身上、头发里到处是沙子。沙漠里滴水贵如油,别说洗澡,就连洗脸的水都少得可怜,困难时期更是连饭都吃不饱。但他们还是每天依然坚持工作,直到完成任务。
导弹的研发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1962年,我国自主研发的“东风二号”导弹在戈壁进行首次飞行试验,然而这颗导弹在发射仅69秒后就宣告坠毁。当时梁思礼距离发射阵地只有两公里。
《吃一堑 长一智》 1998年,梁思礼在十二所建所40周年时追忆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对于意志坚定的人来说,失败也是一位好的老师。梁思礼说:“‘东风二号’导弹第一次失败。从个人历练来说,失败比成功更有启发、更起作用。正因为失败以后,做了大量工作,总结了经验。才使我们把坏事变成了好事,才真正懂得应该怎样自行设计。”
从故障排查切入,梁思礼和其他技术人员们“杀出一条血路”,深入分析并总结了这次失败经验。针对经验教训,对导弹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大量的改进、反复试验。
终于,1966年,“东风二号”导弹核武器“两弹结合”试验成功。
我国发射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人民日报》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后,人民群众欢呼雀跃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以后,国防科委和七机部腾出精力开始抓远程运载火箭,也就是射程可达8000千米的东风5号洲际导弹。
作为洲际导弹,“东风五号”要求打击精度更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经过反复权衡,梁思礼最后决定在“东风五号”上采用计算机制导技术,给导弹装上聪明的“大脑”。但当时中国的计算机技术还比较落后,体积过大无法装进导弹,而且可靠性也不高。
梁思礼用“在白纸上画画”来形容这项任务的难度。他和大家一起从设计上想办法,重新推导出制导方程和关机方程,并采用增量计算机方案,没有乘除法,只有加减法,最终解决了计算机的小型化难题。
梁思礼院士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1971年9月10日,“东风五号”首次飞行试验基本成功,而这发导弹的弹上计算机竟然只有12条指令,储存量只有768个字节!
最宝贵的遗产是爱国
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艘“神舟”飞船……白手起家,自力更生,梁思礼和所有中国航天人一起,为中国航天创下了完整坚实的事业,让中国傲然站立在世界航天强国的前列。他曾深情地表示,能为中国航天事业奉献一生,使他“感到无比的光荣与自豪”。
2000年,梁思礼(左二)与庄逢甘、谢光选、任新民、崔国良院士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参加逃逸塔试验
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并成功返回后,梁思礼与杨利伟等五名中国航天员在返回舱前合影
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谈到自己航天报国的情怀,梁思礼非常感慨,他说:“几代航天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把个人的事业和发展同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联系起来,融为一体,其核心思想就是爱国主义……这是百余年来多少中国的仁人志士,包括我的父亲梁启超为之奋斗的目标和愿望。”
曾有人问到梁思礼从父亲那儿继承下来的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梁思礼的回答只有两个字:“爱国!”
在新会梁启超故居纪念馆,梁思礼与父亲梁启超雕像合影来源丨广东省江门市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