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中华斗蟋——夏夜的鸣唱者 | 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平台发布

中国绿发会
长期致力生态文明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
收藏

中华斗蟋,学名Velarifictorus micado,是我们在夏夜最熟悉的鸣虫之一。它那清脆悦耳的鸣叫声,常常伴随我们度过炎热的夏季。这种小昆虫,因其好斗的习性,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喜爱,并成为一种传统的娱乐方式。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从形态特征与生活习性上看,中华斗蟋属于直翅目蟋蟀科,它们的身体呈黑褐色,头部宽圆,面部圆凸饱满,这使得它们在众多昆虫中显得格外独特。它们通常栖息在野外的地面、土堆、石块以及墙壁缝隙中。为了躲避天敌和适应环境,中华斗蟋会通过挖掘洞穴或者利用现成的缝隙来作为自己的居所。

中华斗蟋的繁殖过程是一个奇妙而复杂的生命周期。从求偶交配到产卵孵化,每个环节都展现出大自然的精妙之处。

往往,雄性为了吸引雌性,会发出高频的鸣叫声,这是一种求偶的信号。当雌性被吸引过来后,它们会通过触角进行交流,确认对方是否为合适的配偶。随后,雌性会爬上雄性的背部,进行交配。交配过程中,雄性会排出精荚,雌性则会摄取精荚中的营养物质。

交配成功后,雌性斗蟋就会找到土壤松软的地方,开始产卵。它们把产卵管插入土壤中,将卵粒逐个排入土中。一只雌性斗蟋一次可以产下数十枚甚至上百枚卵。这些卵粒非常小,呈褐色,外形似米粒。中华斗蟋的卵在土壤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便会孵化出幼虫。初生的幼虫非常小,它们会从土壤中爬出来,攀附在植物上,进行第一次蜕皮。蜕皮是昆虫生长发育的重要环节,幼虫通过蜕皮不断长大。经过多次蜕皮后,幼虫最终会发育成成虫。

中华斗蟋是杂食性昆虫,主要以植物的茎、叶、种子和根为食,有时也会捕食一些小型昆虫。

图:中华斗蟋在全球的分布情况:在北美洲(主要是美国)、亚洲东部和东南亚地区都有广泛分布。©GBIF

2024年8月底,来自北京海淀的京张铁路遗址公园一带的中华斗蟋的观察数据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平台(GBIF)上发布。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平台(GBIF)是一个国际生物多样性信息学数据基础设施,旨在向任何人、任何地方开放获取地球上所有类型生命的数据。GBIF作为一个全球平台,促进了国际间的合作与数据共享,帮助各国共同应对全球生物多样性面临的挑战,如物种灭绝和栖息地破坏;帮助世界各地保护工作者和环境管理者识别关键的生物多样性区域和濒危物种,从而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通过向公众开放生物多样性数据,GBIF提高了公众对生物多样性问题的认识,鼓励更多人参与到保护行动中来。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是中国第二家GBIF的官方数据发布机构。自从2018年加入GBIF以来,绿会GBIF团队长期服务于科技工作者、公民科学家和自然保护工作者,为生物多样性信息学数据贡献来自中国社会组织的力量。

(注:本文为日常工作记录,仅供参考。感谢吴丽业老师等专家支持!)

THE END
文 | 昆山

编辑 | Sara
排版 | 绿叶

参考链接略

评论
smxh676
大学士级
中华斗蟋的繁殖过程是一个奇妙而复杂的生命周期。
2024-09-05
老于学科普
庶吉士级
已阅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