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大嘴吃同事?鹈鹕你怎么什么都往嘴里塞啊!

果壳自然
探索万物之美,守护自然的丰富、独特与永恒。
收藏

最近,西安一家主题乐园的一只鹈鹕因为“吃同事”上了热搜。鹈鹕把“同事”鸽子吞进嘴里,所幸工作人员最后把鸽子拯救了出来。这也不是鹈鹕第一次被抓包吃“同事”了,小鸭子、黄金角蛙都逃不过鹈鹕的大嘴。

图片

浅尝一口同事就被抓起来了

鹈鹕,还有什么你不敢吞的!

图片

不管吃不吃得下先比划一下

我嘴大?谢谢,那是我的喉囊

在今天现存的近万种鸟类里,由八个物种组成的鹈鹕属并不出众,可凭借那张大嘴,鹈鹕们足以成为辨识度最高的鸟类明星。

但鹈鹕真的是“大嘴巴”吗?

严格意义上,鸟类的嘴特指它的上下颌骨骼以及其外覆盖的角质层包被。从这个定义出发,鹈鹕的上下颌并没有特别突兀——尽管它非常细长,但在鹤、鹮和鹳身上,细长的上下颌骨也很常见。真正塑造了鹈鹕大嘴的是附着在下颌上的一个“大口袋”,这层充满血丝的皮肤从下颌尖端舒展延伸,甚至直达鹈鹕细长颈部的极下端,这就是它们的喉囊

图片

澳大利亚鹈鹕和它的喉囊|Paul Sunman / wikimedia

图片

粉红背鹈鹕(Pelecanus rufescens)的喉囊,血管清晰可见|birdsoftheworld.org

在漫长的演化历程中,形态多样的鸟喙反映了它们对独特栖息环境的适应,许多鸟喙演变得极为典型,譬如,以坚果为食的鸟类普遍拥有粗短坚硬的喙,以草种为食的鸟类喙则相对细小灵巧,在浅水滩涂觅食的鸟类常常拥有细长的喙,而猛禽的喙则大多拥有便于撕裂猎物的凌厉造型。不过演化并没有一个“终极目标”,即便是食性和栖息环境相似的鸟类,也常常因为演化路径的不同而产生形态差别极大的鸟喙,鹈鹕就是这样的例子。

作为一种以水生生物为食的鸟类,鹈鹕的生态位和鲣鸟、鸥类类似,但当鲣鸟像箭一样从空中俯冲直扑鱼群时,鹈鹕却选择了另一种更简单粗暴的捕猎方式——大多数鹈鹕并不俯冲入水,它们只是静静地游荡在水面,待到鱼群游近,就猛地将大嘴兜进水中;体型最小的褐鹈鹕确实有空中俯冲捕食的习性,但它们入水后的捕食策略也和同类们相似,更多的是依靠大嘴猛兜。随后,依靠可收缩的喉囊和强劲的舌部肌肉共同挤压,鹈鹕从嘴中挤出水分,鱼虾则留在喉囊中。这种捕食策略和须鲸有些相似。

图片

褐鹈鹕(Pelecanus occidentalis)捕鱼|birdsoftheworld.org

怎么保持口腔清洁?我顶!

在捕食过程中,喉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这个构造也并非完美无瑕——鹈鹕捕食的区域经常水体浑浊泥沙俱下,在兜进食物的过程中,也难免吞咽下一些泥沙。此外,小鱼在喉囊中挣扎也难免会遗落下一些鳞片杂物,有时多只鹈鹕互相争食,也经常出现把对方的脑袋一并兜住的尴尬景象,这都导致喉囊中常常会出现杂物

对须鲸来说,这无伤大雅,但鹈鹕截然不同——它们的鼻孔已经被用来排除盐分的腺体完全堵塞,嘴巴是呼吸的唯一通道

图片

鹈咬鹈,一嘴毛——争夺食物的卷羽鹈鹕|birdsoftheworld

图片

褐鹈鹕用喉囊兜住筑巢用的枝条|birdsoftheworld

对于野生动物来说,保持口气清新并不重要,但保证呼吸顺畅就攸关性命了。许多人认为鹈鹕会将吃不完的鱼暂存在喉囊里,但在自然条件下这种行为几乎从未被发现过,它们总是在挤出水分后第一时间吞下猎物,如果猎物的尺寸超过了喉咙承受的极限,鹈鹕也会果断地吐出来。这都是为了确保气管不被堵塞的重要举措。当然,也总会有倒霉鬼——

2015年,美国伊利诺伊州菲尔德博物馆收集到一只死去的美洲白鹈鹕标本,在它的喉囊中有一条巨大的淡水鼓鱼(Aplodinotus grunniens),这条鱼明显超过鹈鹕喉咙的极限,但鱼背部的棘刺卡住鹈鹕的上颌,让它无法及时吐出,鼓鱼压迫了气管,鹈鹕窒息而亡。

除了这样巨大的猎物之外,水中的泥沙、鱼鳞等杂物也可能带来这样的严重后果,这迫使鹈鹕必须时刻保持喉囊的清洁。但没有双手的辅助,想要清理巨大的喉囊并不容易,它必须借助弯曲长脖子的帮助,用脖子将喉囊从下方顶出下颌,远看起来,这幅画面活像要将脖子吐出来一样惊悚。

图片

一只露出喉囊的褐鹈鹕|wikimedia

实际上,类似的行为并非鹈鹕专属,生活在非洲的网红鲸头鹳也常有类似的举动。这种呆萌鸟类在野外主要以肺鱼为食,其巨大的嘴巴在将肺鱼从泥泞中掏出的过程中,也将鱼身上沾染的泥沙、甚至泥滩中的杂草一并吞下。鲸头鹳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喉囊,它的呼吸也并不完全依靠嘴巴,但满嘴泥的感觉总归不爽,用脖子顶一下喉咙,也是它们保持口腔清洁的惯常做法

图片

鲸头鹳|biologydictionary.net

是功放,更是警报器

在自然界中,喉囊并不是一个罕见的构造。但绝大多数动物并不需要像鹈鹕一样时时对它进行清理。对这些生物来说,喉囊根本不参与捕食,它完全是一个用于发声或求偶的构造。

在仲夏之夜骚扰我们睡眠的嘹亮蛙鸣,多半要归功于雄蛙独有的喉囊。作为拥有咽喉结构的最原始动物类群,两栖动物拥有真正的声带,但仅靠声带自身并不会产生如此洪亮的声响,口咽腔两侧或底部的喉囊是雄蛙独有的法宝,充气的气囊将声带发出的声响共振,赋予了雄蛙极为响亮的求偶鸣声,而雌蛙和所有的蟾蜍则完全没有这一构造。

和传播爱意的雄蛙喉囊不同,以稳定的一夫一妻制生活的合趾猿(Symphalangus syndactylus)两性都拥有喉囊,但从凌晨到正午,尖锐的吼叫依旧会在苏门答腊和马来半岛的丛林里游荡——通过几种“猿啼”组合,合趾猿向周围的邻居传达着领地不容侵犯的信号。在许多时候,啼声还会得到邻居的呼应。

图片

啼叫的合趾猿,喉囊清晰可见|wikipedia

军舰鸟身上,喉囊更像是一种无声的炫耀。雄性军舰鸟的喉囊颜色艳丽,通过充气,喉囊可以膨胀成巨大的球状。当鹈鹕为减少空气的阻力而在飞行时将喉囊收缩到S型的颈下时,求偶的雄性军舰鸟则带着巨大的“气球”在空中飞腾盘旋,艳丽的颜色体现出雄性充足的营养摄入,硕大的球状则明白无疑地向异性传达出这样的信号——即便有这么碍事的气球挂在胸前,我也一样能翱翔自如,咱的体格棒棒哒!

图片

小军舰鸟(Fregata minor)|Jason Corriveau / wikimedia

从这个角度来看,鹈鹕的确是将喉囊作用发挥到了极致,除了觅食的实用功能外,它们的喉囊也依旧保留着求偶的功能——在繁殖季节,鹈鹕的喉囊和下颌颜色都会变得更为艳丽。巨大的喉囊成就了鹈鹕,曾几何时,鹈鹕依靠这副大嘴吃遍全球,除了南极洲之外,世界各地的水域里,都曾有它们张开大嘴的身影。

然而,成就了鹈鹕的喉囊,如今却成了它们新的软肋。

图片

被猎物身上残留的鱼钩戳破喉囊的美洲白鹈鹕 | dailywildlifephoto.nathab.com

2017年3月11日,阿拉巴马州的亨利县,一只举止诡异的美洲白鹈鹕引起了摄影师肯·哈尔的注意:和他拍摄过的其他鹈鹕不同,这只鹈鹕喉囊中的猎物似乎正在逃出生天——喉囊下侧似乎破了一个洞。这并非正常情况,许多鱼拥有锐利的棘刺,但在它们扎破坚韧的喉囊壁之前,鹈鹕也有足够的时间将鱼吐出去,这只鹈鹕却只能痛苦地盯着猎物花费了10分钟的时间从破洞里完全挣扎逃生。

奋力求生鱼并不是扎破鹈鹕喉囊的凶手,鱼身上挂着的鱼钩才是。无论是运动钓鱼还是商业延绳钓,都经常发生鱼挣脱鱼线、甚至把鱼钩直接带走的意外。当鹈鹕捕食到这些危险的猎物后,尖锐的鱼钩扎入喉囊,忍受剧痛的鹈鹕除了忍受随着猎物扭动不断扩大的伤口之外,恐怕也别无他法。

意外的伤害还只是鹈鹕正在遭受的劫难之一。2014年4月,另一只粉红背鹈鹕被送到洛杉矶的国际鸟类救援研究中心工作站,它的喉囊同样发生了破碎,但明显不是因为鱼钩这样的意外——笔直细长的伤口是用刀具刻意造成的。在经过多次手术缝合了300多针后,这种鹈鹕侥幸恢复并重归自然。然而,只要一些地区的渔民继续将鹈鹕视为潜在的渔业资源竞争对手,这样的故意伤害故事就不会终结。

图片

鸟类救援工作者在缝合鹈鹕的喉囊|dailywildlifephoto.nathab.com

最近上热搜的鹈鹕吞同事固然好笑,但这些鹈鹕都被圈养在狭小的空间里。我们之前写过购物商场的“迷你动物园”,这对动物来说并不是合适的生活环境。在迷你动物园里,动物往往处在焦虑和呆板之中。希望喜欢动物的大家,不要到这种“迷你动物园”去参观。而如果你是家长,“更不要带小朋友去这种动物园”,这样的动物园也很难让小朋友领略生命的美。

作者:一个男人在流浪

编辑:朱步冲、黄线狭鳕

评论
科普科普知识的摇篮!
太师级
鹈鹕的喉囊不仅是其捕食的利器,更是其生存智慧的体现。然而,随着环境的变迁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这一独特的构造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保护鹈鹕,保护所有野生动物,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它们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和友好的世界。
2024-09-07
内蒙古赵华
庶吉士级
在今天现存的近万种鸟类里,由八个物种组成的鹈鹕属并不出众,可凭借那张大嘴,鹈鹕们足以成为辨识度最高的鸟类明星
2024-09-07
华科普
大学士级
在自然界中,喉囊并不是一个罕见的构造,有的参与捕食,有的只是发声或求偶!
2024-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