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开学了,焦虑不安、情绪不稳?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开学综合征”

国民健康管理促进
经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批准成立的宣教平台。
收藏

开学第一天,不少孩子出现了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注意力不集中、懒散、逃避学习等表现,有人形象地把这种现象总结为“开学综合征”。

家长们应该如何帮助孩子调整心理状态,克服“开学综合征”,做好上学的准备?

今天,中山一院临床心理科崔立谦副主任医师将为大家支招。

“开学综合征”是一种疾病吗?

医学上并没有“开学综合征”的说法,它是民间在科普宣传中使用的一种通俗表达。具体指学生在新学期开始前后,出现的一种急性应激状态,并伴有心理和生理上的反应,属于正常人短期应激的表现。

这种表现并不局限于学生,而是普遍存在于各个年龄段和人群中,成年人在放假后回到工作岗位时,也可能出现类似的应激情绪。

但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因为心理和生理的发育尚不成熟,这种应激表现往往更加明显且强烈。这种在假期结束前后、开学之初,孩子们出现的明显不适应新学期学习生活的现象,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开学综合征”。

“开学综合征”具体有哪些表现?

一般情况下,包括但不限于心理上的紧张不安、难以放松,伴有害怕、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生理上,可能出现失眠、头晕、头痛、恶心等躯体症状。

此外,还可能会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容易分散等认知功能下降的问题。这些症状若持续时间较长,且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效率,则可能出现了“开学综合征”。

只有成绩不好的“差生”

才会出现“开学综合征”吗?

综合而言,“开学综合征”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成绩不理想的孩子可能会因为不喜欢学习等因素而抗拒上学;而成绩优异的孩子也可能因为担心成绩下滑、对自己要求过于严格而产生负面情绪,是否出现“开学综合征”并不完全取决于学习成绩。

儿童青少年从相对轻松、自由的假期突然进入高度结构化的学校模式,难免滋生紧张、不愉快等不良情绪。

开学往往意味着更多的学业任务,孩子可能要面对更多且难度更大的考试,尤其是被家长寄予了很高期望、对自己要求很高的孩子,难免感到焦虑。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开学综合征”往往只是表象,它可能表明孩子存在其他心理问题或心理需求。

孩子长期成绩不理想、注意力难以集中、对上学产生抗拒,还可能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也可能是存在某些智力障碍或者患有轻度的孤独症,需要进一步排查。

此外,如果孩子本身性格内向且敏感多疑、自信度不高,那么可能会因为人际交往的压力而出现“开学综合征”。

家长和老师需要加强对这类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避免其因自身性格而过度“内耗”,导致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当孩子出现“开学综合征”时该如何进行自我调节?

如果未成年人自己意识到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及时与父母或老师沟通交流,表达内心的想法与担忧,说明症结所在并寻求他们的帮助,不要把情绪积压在心里自己消化。

在具体行动上,第一,可以和家长一起准备新学期需要的学习用品、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让自己对新学期有所期待;

第二,把房间重新收拾一遍,向假期道别并调整心态;

第三,制定简单且容易实现的目标和计划,可以关于学习,也可以关于同学和朋友,增强自身对生活的掌控感;第四,逐渐调整生活习惯,让身体适应上学时的作息和饮食习惯,进而缓解焦虑情绪。

若焦虑、抑郁、厌学等症状较为严重难以缓解,则强烈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者心理科医生的帮助。

如何预防和应对“开学综合征”?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孩子往往意识不到自己出现“开学综合征”,只是感到不开心、厌恶上学,此时就需要家长做好预防,并留意孩子发出的种种预警与求助信号。

家长需要规律孩子作息,制定新学期计划等,给予孩子正面的心理暗示;督促孩子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健康均衡饮食,尤其关注减少高糖食品、碳酸饮料等摄入;鼓励孩子多运动,中等强度的运动有助于放松全身肌肉,促进大脑内啡肽的分泌,也能有效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

同时,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语言与行为变化,儿童青少年可能会通过无意间的言语表达他们的焦虑,例如“我害怕老师同学会不喜欢我”或者“新学期的课会不会很难”,这些言语可能是他们内心困扰的表现。

如有必要,应主动与其谈心并识别具体问题所在,多询问孩子在学校中的感受,如是否与老师、同学保持了良好人际关系,是否在学习中感到困难。需要注意的是,在谈心过程中要避免诱导性提问,如“马上开学了你紧张吗”等,以便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如何加强公众对于“开学综合征”的认识?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对心理健康关注度的提高,“开学综合征”等心理问题逐渐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过去对于孩子的厌学情绪,可能有家长会通过体罚等方式解决问题,如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这可能是心理问题的表现,并更加慎重地采取解决方案。但与此同时,也要避免对孩子情绪的过度解读和矫枉过正,以免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家长可以从多渠道获取一些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培养关注心理健康的意识。媒体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短视频等形式进行科普宣传,尤其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家长和留守儿童群体,新媒体工具是非常有效的传播渠道。

让家长意识到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学会通过现象去挖掘其背后的潜在心理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防微杜渐的效果。

医学指导

崔立谦

临床心理科 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心理与行为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广州市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委员,广州市医师协会精神科分会常务委员,广州市心理协会常务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