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探火”新消息:2028年前后,“天问三号”造访迷人的荧惑

科普中国
公众科普,科学传播。
收藏

9月5日在安徽黄山举行的第二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天问三号任务总设计师刘继忠透露,我国天问三号任务计划2028年前后实施两次发射任务,实现火星样品返回地球

微信图片_20240906110041.jpg

01 人类为何要去探火

作为离地球较近且环境最相似的星球,火星一直是人类走出地月系统开展深空探测的首选目标。

火星,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距离地球最远时有4亿公里,最近时大约5500万公里。即使最近时,也是地球到月球距离的一百多倍。

从喜剧《火星叔叔马丁》中火星人意外掉落地球,到科幻电影《火星救援》中人类在火星生存……这颗遥远而神秘的红色星球,引发人们无限遐想。

02 火星取样返回,是未曾有国家突破的世界难题。中国如何突破

刘继忠介绍,天问三号作为我国第二次火星探测任务,确立生命痕迹探寻为第一科学目标,将突破火面采样、火面起飞上升、环火交会和行星保护等关键技术,实现火星样品返回地球。

与此同时,天问三号任务将开展国际载荷合作、样品和数据共享、未来规划共同研究等三方面国际合作。“我们将联合各国或科研机构开展火星科研站的使命与任务定义、需求分析、概念研究、实施方案设计、关键技术攻关等,共建火星家园。”刘继忠说。

从载人航天飞出地球到奔月探火走向深空,广大航天人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也推动航天成果为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力量。

03 中国探火,光辉历程

上世纪60年代,人类开始火星探索。迄今为止全世界开展了四十多次火星探测任务,实现了对火星的飞掠、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

2021年,天问一号成功落火,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地外行星着陆,使我国成为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陆续取得的科学成果,丰富了人类对火星演化历史、环境变化规律、火星表面典型地形地貌成因等的认知。

2023年4月24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在第八个中国航天日发布。其中,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还将天问一号着陆点附近的22个地理实体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命名,将中国标识永久刻印在火星上。

2023年5月15日,远在火星执行全球遥感科学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已经在火星“上岗”满两年。两年来,探测器获取许多一手探测数据,取得丰硕科研成果。

回望60余年的人类火星探测历程,以1960年苏联发射人类首个火星探测器为起点,到2021年天问一号将五星红旗的一抹鲜红镌刻在火星土地,从来没有一刻像今天这样,人类飞出地月、星际探测的梦想是那么的真实、触手可及。

中国人的火星探测之梦还在继续发光:

2025年前后发射天问二号,开展小行星探测任务;

2030年前后发射天问四号,开展木星系探测任务;

2035年前建成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随着深空探测的时间表日渐清晰,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正迈得更大、更远。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人类千年天问将得到更多答案。

综合来源:新华社、中国军网等。

评论
清风徐来爱科普
庶吉士级
中国探索太空奥秘的脚步从“天问一号”的辉煌成就,‌到未来“天问二号”、‌“天问三号”以及“天问四号”的探测计划,‌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挑战与机遇。每一次的成功都让我们更加接近宇宙的深处。‌我们期待着这些计划能够带来更多的科学发现,‌揭示宇宙的更多奥秘。‌让我们共同期待中国人探索太空的未来更加辉煌!‌
2024-09-06
尖刀情怀永远跟党走
大学士级
天问三号再征荧惑,中国火星探测又有新举措。感谢祖国的强大!
2024-09-06
科普科普知识的摇篮!
太师级
中国航天,筑梦九天,随着中国“天问三号”火星探测任务计划的实施,将标志着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在航天科技方面的巨大潜力。随着这一计划的推进,中国将在火星探测领域取得更多科学成果,为人类探索太空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2024-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