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摆烂的龙王”——降水变率已受到人类活动影响而增强

中国科普博览
原创
中国科协、中科院携手“互联网+科普”平台,深耕科普内容创作
收藏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潘容筠 张文霞(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编者按:为揭开科技工作的神秘面纱,科普中国前沿科技项目推出“我和我的研究”系列文章,邀请科学家亲自执笔,分享科研历程,打造科学世界。让我们跟随站在科技最前沿的探索者们,开启一段段充满热情、挑战与惊喜的旅程。

在古代,人类对自然现象的理解有限,比如对常见的刮风下雨的天气现象,人类并没有弄清其中原理也无法操控他们的发生。于是在那个没有科学的年代,我们的祖先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出有关于“龙王”的神话故事。“龙王”被赋予掌管降水的能力,而各种洪涝和干旱灾害则是因为“神仙发威”而灾降人间。所以一到发生各种灾害的时候,人们就通过各种祈福仪式,减少灾难的影响。

中国龙

(图片来源:veer图库)

随着气候变化,各种气象灾害发生地更加频繁带来严重影响,比如2024年入夏以来,在中国的华南、长江流域地区发生特大暴雨,洞庭湖决堤,牵动全国人民的心。8月份在甘肃、四川,也发生了多起泥石流灾害,这样的情况仿佛是“龙王”在“摸鱼”和“亢奋”之间来回摇摆,极端降水频频发生,很多地区干湿转换剧烈,好像已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7月21日,郑州市内,市民在转移物资。

(图片来源:新华社记者 朱祥 摄)

而事实上大家都知道龙王是不存在的,那么现代科学,大气理论又是怎么解释这种频繁发生的极端天气现象呢?近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国家重点实验室张文霞副研究员等与英国气象局学者合作,在Science发表题为“人类活动导致过去百年来全球降水变率增强”的研究论文,指出频繁而剧烈的干湿转换背后,其实是降水变率在变化。而造成“摆烂的龙王”的罪魁祸首,正是我们人类自己。

“降水变率增强”意味着什么?

降水变率是指降水随时间的波动幅度,包括年降水量、月降水量、日降水量的波动幅度,常以标准差衡量。

降水变率的强弱变化反映了一个地区降水的稳定性或波动性。降水变率越强,则降水在时间上的分布越不均匀,水资源供给越不稳定,同时“湿期更湿、干期更干”,干湿转换更加剧烈。表现为,一个地区可能在某个时期经历更长时间或者更强的极端干旱,而在随后一段时间内遭遇异常多雨,这种多变性就是降水变率增加的体现。

降水变率的强弱变化直接影响到社会和生态系统的气候可恢复力(climate resilience),是气候变化应对工作必须考虑的重要环节。比如,极端降水造成城市内涝,毁坏基础设施。

尽管气候模式预估全球降水变率将随着未来增温而增强,但观测中人类活动是否已经改变了降水变率尚无证据。这项最新研究给出了清晰的回答。

该研究利用了所有可以公开获取的逐日降水观测资料,揭示了1900年以来,在观测资料充足的地区,全球约75%的陆地上降水变率已经增强,特别是欧洲、澳大利亚和北美东部趋势尤为显著。全球平均的逐日降水变率增长的速度为1.2%/10年。

基于GHCN-Daily观测资料的1900-2020年间逐日降水变率的线性趋势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采用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克劳斯·哈塞尔曼(Klaus Hasselmann)提出的最优指纹法进行检测归因研究后发现,降水变率的增强可归因于工业化以来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

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大气增温,大气增暖后持水能力增加,即大气中容纳的水汽含量增加(这就是经典的克劳修斯—克拉伯龙关系)。因此,当发生降水时,即使降水系统的动力条件不变,大气水汽含量的增加也会使得降水强度更大,从而使得“降水变率增强”。这个过程就是大气增温的热力效应。

另一方面,大气环流的变化也会影响降水变率,这被称之为动力作用。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大气环流对全球增温的响应很复杂、且受到气候系统内部变率的重要影响,动力作用对降水变率的影响存在很强的年代际特征和区域差异。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如何应对未来的“降水变率增强”?

这项研究结合严谨的观测分析、物理过程诊断和检测归因,为观测中降水变率的增强提供了全面的认识,指出了人类活动对于降水变率的影响,从而为多尺度水循环增强提供了重要的新证据。

极端事件之间的剧烈和快速转换印证了极端事件复合性这一新特征。这不仅对当前的气候预测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而且还将产生一系列社会和生态影响,包括水资源供给、社会和基础设施的气候恢复力、生态系统功能、陆地碳汇等等。

在未来,这种降水变率的变化和造成的影响在增暖背景下将持续和增强,而变暖状况是降水变率重要的影响因素。我国面临水资源压力,面临着旱涝的双重夹击,未来“龙王摆烂”带来的风险,给我们的灾害风险管理、水资源调控带来了新挑战。因此,社会各界亟需加强风险应对和灾害防治能力。同时,公众也要提高风险意识,重视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做到“防范于未然”。

参考文献:

1.Zhang Wenxia, Tianjun Zhou*, Peili Wu. 2024. Anthropogenic amplification of precipitation variability over the past century. Science.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