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泾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科学普及工作,全面加强科普组织、科普队伍和科普阵地建设,有效提高了公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全县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泾县科协因此荣获“中国科协2020年科普中国信息员队伍建设区县级优秀单位”“2021年度长三角优秀科技志愿服务组织”称号,2020年及2021年连续两年获评“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和优秀活动”,是全市唯一荣获“‘十三五‘安徽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集体”和“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称号的单位。
优化科普工作机制
自成功获得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下称“创普”)入场券后,为力争摘得这块“国字号”金字招牌,泾县举全县之力,推动创建工作,要求各级有关部门主动作为、压实责任,扎实有效推进各项创建工作。泾县成立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定期召开全县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会议,对领导小组成员进行调整,并且印发《泾县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任务分工方案》,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重点任务进行分解,明确牵头部门和协作单位职责,从制度上、内容上、措施上形成大联合、大协作工作机制,促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扩展和深化。并联合县应急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科普宣教工作的通知》,积极做好应急科普的宣传和教育工作,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应急防护知识的普及,增强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公众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素质。
积极打造科普阵地
近年来,泾县科普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为更好地进行科普传播,进一步提高科普展示水平,泾县加强科普基地建设,积极推进县科技馆建设,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省内领先、全国一流的县级科技馆。作为宣城市第一家综合科技馆,泾县科技馆致力于打造科普创新孵化地和科普文旅的融合窗口,结合球幕影院建设,创新实施科普文旅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全国科普研学基地。
为了有效推动科普宣传工作,泾县电视台专门开通科普专栏《科普大篷车》,每周定时播放科普专题节目,将科普知识传递到千家万户。
2018年9月,以防震减灾为主题的城东社区科普馆建成开馆。该馆配备了先进的科普仪器和科学知识展板,为全县青少年和群众提供了一个学习专业防震减灾知识的场所。截至目前,泾县累计建设市级科普基地3处、科普e站6处,构筑了为社会公众提供多样化科普产品的服务体系。2022年,泾县城关二小获批成为全国首批“科创助力双减科普行动”试点单位。
扎实推进科技志愿服务
为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把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泾县高质量发展上来,泾县始终坚持以科技工作者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工作者是否满意为标准,坚持与科技工作者“零距离”,主动了解他们的所思所盼、所忧所困,多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各部门牢固树立“服务科技工作者就是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科技工作者就是服务人民”的理念,不断提升服务科技工作者水平,精心组织开展“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
泾县通过常态化招募专业技术人才、科普信息员等科技人才资源拓展志愿者覆盖面,在科技志愿服务系统共注册科技志愿服务队247支、志愿者2000余人,推荐获评宣城市“最美科技工作者”3人,提名奖3人,推荐参评各级优秀农村科普带头人入选3人,通过推动科技人才脱颖而出,激发了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的热情。
合力开展多样化科普活动
在2021年全国科普日期间,泾县各乡镇、各单位积极开展以“中国飞天梦——科普万里行”为代表的近百场相关活动。除此之外,泾县还积极引进大数据、新冠病毒疫情防控等科普展和急救知识科普讲座。全县各相关单位深入各乡镇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根据各村具体情况,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筑牢科普宣传防线。自2020年起,全县共开展各种主题的科普宣传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活动累计500余场。目前,泾县已形成了以县科协为枢纽,以县级协会为支柱,以乡镇科协为支撑,以科普示范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覆盖县、镇、村、户的科普网络体系。
每年秋分之际,县委、县政府都会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为提高三农科普效果,打造农业科普品牌,泾县科协积极联系农业农村局和红旅小镇等部门,策划开展“学科学、赢好礼”泾县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知识竞赛和“庆丰收、迎中秋”农业科技有奖答题送月饼等活动,活动累计近万人参加。
下一步,泾县将以全国科普示范县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好科技馆的线下科普主阵地功能,积极探索线上科普新模式,绘就线上线下科普同心圆,让科普示范县的创建成果惠及更多的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