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学探馆行 | 为端牢“中国饭碗”奔走疾呼,听知力科学小记者讲戴松恩的故事

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就是力量》创刊于1956年;
收藏

近日,《知识就是力量》科学小记者打卡中国科学家博物馆,聆听展品诉说中国科技发展的声音,见证熠熠生辉的科学家精神。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是中国首个以科学家群体为主题的大型综合博物馆,集“采集、馆藏、研究、展示、教育、宣传”功能为一体,旨在展示中国科学家形象、弘扬科学家精神。知力科学小记者在探访中国科学家博物馆之旅中,被为端牢“中国饭碗”而奔走疾呼的科学家——戴松恩的故事深深打动。

戴松恩(1907年1月6日-1987年7月31日),江苏常熟人,遗传育种学家。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副秘书长、研究生院副院长。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戴松恩在家中拍的生活照(图片来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戴松恩从小家境贫困,在艰难的求学之路上,他勤奋刻苦。1931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南京金陵大学农学学士学位,又从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公费留美的机会,并于1936年取得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博士学位。

毕业后,他的导师和同事都希望戴松恩能留在美国进行小麦细胞遗传和育种研究工作,并承诺给他提供优越的条件,但是戴松恩拒绝了。他深知,祖国的作物遗传育种事业需要人才,祖国迫切需要提高作物产量,解决粮食问题,抱着“科学救国”的理想,揣着“我有责任把贫穷落后的祖国振兴起来”的信念,1937年,他毅然踏上归国的旅途。

回国后,顶着纷飞的战火,他辗转于苏北、南京、芜湖、柳州、贵阳等地,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推进自己的科研设想实践,他主要致力于小麦增产和遗传育种研究以及烟草、玉米、油菜育种等工作,参与选育“金大2905”、“金大26”等中国第一批小麦优良品种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戴松恩长期从事农业科学技术管理以及作物遗传研究工作。1955年,戴松恩被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1956年4月,戴松恩参加制定我国十二年(1956-1967年)全国农业科技规划和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十年发展规划,对我国进行农业科学规划起了促进作用。周恩来总理曾对戴松恩提出殷切期望:“希望你用科学技术增多小麦,让人人都能吃上白面。”戴松恩一直铭记周总理的嘱托,孜孜不倦地坚持在农业科研和教学的第一线。

戴松恩在进行小麦杂交时留影(图片来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戴松恩多次在《人民日报》等重要媒体上发表真知灼见,聚焦于良种推广与有关农业研究等问题,强调了良种在提升农作物产量中的重要作用。他的《关于迅速制定“种子法”的建议》一文,为推动我国种子工作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80年,戴松恩主持召开“全国小麦非整倍体研究讨论会”,通过深入交流与探讨,为小麦定向育种提供了理论根据。

1980年3月,戴松恩主持召开“全国小麦非整倍体研究讨论会”。这是他写的会议纪要(首页)(图片来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1983年,戴松恩获得中国农学会颁发的“从事农业科研50周年表彰奖”;1985年,获得中国科学院颁发的“从事科学工作50年荣誉奖”。戴松恩勤奋不懈,执着求索,在遗传育种及细胞遗传学研究和农业科学事业的发展上献出了毕生精力。

参观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的过程中,戴松恩的故事让大家印象深刻,部分科学小记者也分享了探馆心得感悟。

弘扬科学家精神,讲好科学家故事。大家好,我是《知识就是力量》科学小记者温轩睿。

今天我有幸走入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参观,想跟大家分享遗传育种专家戴松恩爷爷的故事。

戴松恩爷爷是我国作物遗传育种研究的先驱。他参与制定了我国的《十二年科学规划》,并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嘱托,希望他致力于小麦研究工作,让每一个人都能吃到面粉。这份嘱托,戴松恩爷爷铭记于心,为之奋斗了一生。

他研究出了好多能让小麦、水稻长得更好的办法,让我们能有更多的粮食吃。还建议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种子法》,让好的种子能够保留和传递下去。

戴松恩爷爷的故事让我深受启发。他的坚守与执着,让我看到了科研人员的责任与担当。他的远见与卓识,更让我明白了科研应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戴松恩的一生,就是“知识就是力量”的最好诠释,值得我们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