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奇奇怪怪的生物,其中有种动物天生就有“隐身术”。
它便是樽海鞘。
樽海鞘是一类隶属于尾索动物亚门、樽海鞘纲的小型远海胶质脊索动物,咽壁有2个或更多的鳃裂。通常生活在寒冷海域,南大洋最多,不少种类能发光。它身形似桶,通体透明,一般身长1-11厘米,有一些樽海鞘亚种最长能达到30厘米。它们身上有环状肌带,形成一条腔管,通过肌肉伸缩从前口吸入并从后口喷出海水来实现移动。在这个过程中,腔管上的黏膜就会将水里可食用的成分吸收得一干二净。
樽海鞘大概是史上最适合称之为“小透明”的一种海洋生物,那看似透明、没有存在感的外表,恰恰是最好的保护色,不仅能让它们躲开天敌的伤害,还能逃脱人类的肉眼,安然地过自己的生活。当然,近距离观察还是会看到它们体内的内脏、脊髓和环状肌肉带。
樽海鞘属于被囊动物类,能够长链克隆。樽海鞘在经过一段单独生存的时期后,它们会聚集成群,进行爆发性的无性繁殖,通过克隆自己,形成由一系列雌雄同体的个体组成的长链状(一些亚种能产生轮状,而另外一些物种能将克隆链组织成双螺旋结构)的群落,一些亚种的克隆链,最长甚至能达到30米。而且它们还生长得飞快,两天时间就能从幼体长到成熟,平均一小时就可增加10%的体长。
链状的樽海鞘群落能够协同一起自由移动,当它们一起移动时,单个樽海鞘可以通过电信号来与其他樽海鞘进行交流,以实现行动的同步性。它们可以控制自己的喷射速率,以保持恒定的游动速度前进。而如果是单个樽海鞘行动的话,它们的速度则比较看心情了,可能时而快一下,时而慢一下。可能这就是团队行动和个体行动的区别吧。樽海鞘结串的移动方式会游得比较快,这也给研究水下车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灵感。
樽海鞘有性生殖时,克隆链会断开,所有释放出来的个体会变成雌性并含有一个卵子,上一代的雄性樽海鞘将会对雌性樽海鞘进行受精,并产生一个胚胎。最终,胚胎破出,并进一步发育产生另外的克隆链。
樽海鞘的食谱比较简单,它们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进食后能够产生较大粪便粒。曾有科学家对一群面积大约10万平方千米的樽海鞘进行研究,统计发现樽海鞘大约消耗由浮游植物产生的碳总量的74%,同时利用自己的“排泄小球”向深海转运大约四千吨碳,防止它们重新进入大气圈。
这是樽海鞘对抗气候变化的技能之一。绿藻是利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生长起来的,而樽海鞘食用绿藻的同时吸收了其中的碳,而当它们排泄的时候,碳会沉降到海洋底部,从而将这些二氧化碳去除。
新泽西州蒙特克莱尔州立大学海洋生物和海岸科学项目主任保罗·波隆那(Paul Bologna)认为,樽海鞘的这种行为是一种试图平衡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方法。
另外,樽海鞘拥有特殊的开管式血液循环系统,更奇妙的是它们的血流方向隔几分钟就会颠倒一次,实属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