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这一看似不起眼的疾病,实则影响着众多人的健康。其发病率接近4%,尤其在城市居民和成年人中更为常见,老年人更是高危群体。那么,面对这一潜在的健康威胁,我们该如何识别胆囊炎的症状?又该如何有效预防呢?
胆囊炎:不容忽视的“小病”
胆囊炎虽通常不会直接危及生命,但其症状如发热、腹痛等,却足以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更为严重的是,部分急性胆囊炎可能发展为胆囊坏疽、胆囊穿孔,甚至引发感染性休克,尤其对于合并心脏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胆囊炎还可能诱发心脏疾病,从而危及生命。此外,慢性胆囊炎长期不愈,还存在癌变的风险。
发病率接近4%,你了解多少?
尽管目前全国范围内尚无详尽的胆囊炎流行病学资料,但国内报道显示,成人慢性胆囊炎的发病率在0.78%-3.91%之间,而急性胆囊炎的发病率则约为3%-4.5%,接近4%的高发病率提醒我们,胆囊炎并非罕见病。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胆囊炎在城市居民中更为常见,成年人及老年人的发病率较高,女性患者的数量约为男性的两倍。
95%的胆囊炎与胆石症“结缘”
约95%的胆囊炎是由胆石症引起的,这主要是由于结石嵌顿及肠道细菌逆行感染或经血液循环入侵所致。非结石性胆囊炎虽然占比较低,但也需警惕,多见于老年人、重症患者或大手术后患者。
胆囊炎与胃病:如何区分?
由于胆囊炎的发病区域与胃脏相近,许多患者容易将两者混淆。简志祥教授指出,胆囊炎的典型表现是墨菲征阳性,即按压患者右侧锁骨中点向下延长与肋弓交界处时,患者会出现压痛或反跳痛。而胃病则多表现为进食后饱胀、反酸、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当然,最准确的区分还需依赖B超、胃镜等医学检查。
治疗与预防:科学应对,远离油腻
对于胆囊炎的治疗,简志祥教授建议,急性胆囊炎通常首选内科保守治疗,包括解痉、止痛及抗生素治疗。若炎症消退后病情反复,或存在手术指征,如胆囊结石、胆囊壁明显增厚等,应及时行胆囊切除术。
在预防方面,合理饮食与控制体重是关键。胆囊炎患者应遵循规律、清淡、低油、低脂、低胆固醇的饮食原则,避免大量食用油腻性食物。同时,适当锻炼,保持体重稳定,避免肥胖,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作息规律、情绪稳定等。此外,定期复查也是必不可少的,以便医生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胆囊炎虽非不治之症,但其高发病率及潜在的严重并发症不容忽视。通过了解胆囊炎的发病原因、症状表现及预防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及家人的健康。正如张智霖所言,“将来远油腻”,让我们从日常饮食做起,远离胆囊炎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