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更是我国石油地质工业的奠基者之一,一生致力于为国家探寻石油资源。新中国八次重大石油会战,他屡建功勋;大庆油田的发现,他功不可没,助力我国摆脱“贫油国”的帽子。近日,央视《吾家吾国》节目专访了百岁石油地质学泰斗李德生,听他讲述“石油报国,矢志不渝”的传奇故事。今年已百岁高龄的他,依然铭记着曾经的奋斗岁月,几乎踏遍了祖国的每一个油田,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毕业后他前往大西北为国找油
曾盖着“冰块被子”睡觉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的石油工业刚刚起步。但那时,沿海口岸被日军控制,无法进口石油。没有石油,飞机、坦克、汽车就是一堆废铁,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当时中国的石油工业勘探开采技术落后得太多了。“一滴汽油一滴血”成为那个年代的残酷写照。
青年李德生目睹了国家的落后状况,下定决心要让中国摆脱石油贫瘠的状态。
**李德生:**我1945年在四川重庆中央大学的地质系毕业。那个时候玉门油矿的一个矿长,到学校里找我们地质系的系主任,他说你地质系有多少毕业生我就要多少。我们系主任就征求大家的意见。当时我和另外两人报名了。
**王宁:**那一代学地质的学生,都是当时的“宝塔尖”,为什么您那么坚定去那么苦、那么远的地方?
**李德生:**抗日战争时,我亲眼看到黄浦江里有日本的一艘旗舰,大炮轰隆轰隆轰隆地放。那时候就知道要刻苦的学习,学会了技术报效国家。
1945年,李德生从重庆中央大学地质系毕业,甘肃的玉门油矿成了李德生“石油人生”的起点。在当时稀少的地质学毕业生中,有三人报名去甘肃玉门工作,李德生就是其中一位。
他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才到达那片荒凉而广阔的戈壁滩。李德生白天拿着罗盘找方位找路线,晚上搭帐篷过夜,在祁连山甚至盖着“冰块被子”睡觉。李德生回忆,作为一个南方人,自己之前从没有到过这么寒冷的地方,“山里面很冷很冷,早上起来把被子一掀,一大块冰。”
1946年,这支重磁力勘探队完成了《甘肃走廊西部重力测量提要》报告,并绘制了河西走廊十万分之一的地质、重力综合图,这也是我国第一份重力测量报告,为玉门油田的勘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成功发现大庆油田
帮国家摘掉“贫油国”的帽子
1959年9月,是中国石油工业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时刻。李德生肩负着“寻找大油田”的重任来到了大庆。当时,东北正值寒冬,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李德生和他的团队面临着重重困难,但他们并未因此退缩。
李德生凭借一套地图和一个罗盘仪,在茫茫雪原中艰难地寻找着可能的井位点。经过三天三夜的艰苦努力,李德生和同事们终于确定了三个预探井的位置。他们的大胆设想和坚定信念,为后续的勘探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德生:地质部的地震队在松辽盆地的北部进行了地震详查,他提供了一比十万的地震T1层的构造图,大庆草原的北部有三个大构造,每一个构造的面积是100平方公里到300平方公里。这意味着地下可能有大的油藏。
王宁:当时原本的计划是围绕着第一口井,2.5公里,进行打井,是您主张说我们要到三大构造层去。
李德生:这三个构造,它隆起的幅度比较高,不是有油就是有气。所以第一天定了这一口井,第二天又定了喇嘛甸的一号井,第三天又定了杏树岗一号井,三天,每天定一口井。
王宁:所以这是改变中国大庆油田格局的三天三夜。
两个多月后,李德生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三口预探井相继出油,含油量之高令人振奋。这一发现不仅证明了李德生的设想是正确的,而且意味着他们找到了一个世界级的特大砂岩油田——大庆油田。
大庆油田的横空出世,无疑是中国石油工业的一次重大突破。它翻开了中国石油工业崭新的一页,也为中国彻底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1964年,大庆油田实现原油年产量达500万吨,这一成就震惊了世界,也翻开了中国石油工业崭新的一页。
勘探胜利油田
他坚持下笨功夫解决难题
李德生见证并参与了新中国石油工业从小到大,从弱变强的历程。1964年,山东探明了一块新油田,李德生再次受命支援,而这块新油田就是后来的胜利油田。
勘探胜利油田时,李德生面临的难度远远大于大庆油田。大庆油田处在一个相对完整的构造带上,胜利油田则被地质人称为是“石油地质大观园”,它的油层类型多达七八十种。
面对如此复杂的地质构造,李德生依旧采取最朴素的办法,那就是一点点对断层数据和化石资料进行分析,最终把这七八十种地质类型一一画了出来,提供给了勘探人员。
李德生:有人说胜利油田像一个破盘子,这边是油,那边是水,很复杂,都是一条一条断层。只有把断层搞清楚以后,才知道哪打下去出油,哪不能出油。
在这个“破盘子”一样的油田上,石油分布到底有什么规律?又应该如何开采,李德生就像拿起绣花针一样仔细地进行分类研究。他们总结出办法之后,被应用到了华北油田、大港油田、辽河油田等一系列油田的勘探开发过程里。
江山代有人才出
新中国石油开采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饱含着李德生的智慧和付出,而且一直延续至今。如今,这位百岁老人仍然在不断思考着石油地质的发展以及中国能源的未来。
王宁:您现在其实还在奋斗,这个征程并没有结束。
李德生:是啊。到2030年的时候碳达峰,到2060年的时候达到碳中和,这个任务就很艰巨。我这辈子看不见了,我寄希望于年轻人,一代接一代来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素材内容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