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学禁区”闯一闯

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就是力量》创刊于1956年;
收藏

1985年,吴旻院士在实验室观察染色体标本(图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共派遣了约7974名留学生前往苏联求学。

这些学子中,大多数选择了理工领域以满足国家建设的需求,但也有一部分人才选择在医学、军事、经济以及艺术等领域深造。

吴旻,就是其中一位在医学领域的留学代表。

“勇闯禁区”

在苏联求学期间,吴旻选择了一项极具挑战性的课题,也是当时被视为苏联“科学禁区”的遗传学领域。在那个时代,所有汲及遗传学的研究都被贴上了“唯心主义”的标签。因此,任何人都不敢轻易涉足这一领域。

然而,吴旻毫不犹豫地冲破了这一“禁区”,将现代方法应用于研究“胎儿组织”和“肿瘤细胞染色体”。他还广泛研究了“正常人体染色体”和“肿瘤克隆细胞染色体的变化”,成了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在遗传学领域的“拓荒者”。

1958年 吴旻(左)与导师季莫菲也夫斯基在苏联医科学院实验与临床肿瘤研究所工作照(图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是中国第一位,也是苏联第一位!

“笨鸟先飞”,这四个简洁的字眼,不仅是吴旻的座右铭,也深刻地概括了他在苏联求学时的经历。怀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吴旻**打破了传统,仅用了三年就取得了博士学位,**即便在当时的苏联,这也是空前绝后的壮举。

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他过着图书馆、实验室、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勤奋学习、做实验。最终,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在博士答辩现场,**吴旻获得了18票的全票通过,**现场掌声雷动,全场人士为他送上最诚挚的祝福。

1960年 苏联科技人员苏里科夫来莫斯科在苏联肿瘤研究所实验室向吴旻(右)

学习单细胞培养技术时合影(图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再次挑战新领域!

1961年回国后,吴旻积极投身我国人体细胞遗传学和肿瘤细胞遗传学的研究。他在国内实际条件的基础上建立并推广了一系列**“外周血、人胚胎组织、羊水和肿瘤胸腹水细胞染色体的制作技术”。**

同时,他开创了我国“先天性畸形产前诊断”的先河,并培养了许多从事细胞遗传学研究的科研人员,成为我国遗传学领域的重要奠基人。

1986年,吴旻(后排左2)与60年代组建我国第一个医学遗传学研究组科技人员合影留念(图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问人家已经是等而下之了,你自己应该做什么你就去做就好了!”

这是吴旻一直用来激励自己的话,他始终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

吴旻院士将一生奉献给了科学事业,为国家和人民的健康福祉而不懈奋斗。他的精神和贡献将永远激励着后来者,继续在医学领域探索未知,为全人类的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了解更多科学家故事可参观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我们将陆续发布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相关活动内容

敬请期待,欢迎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