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A+男青年”的25个饺子的婚宴

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就是力量》创刊于1956年;
收藏

直到八十多岁腿脚不便,庄逢甘还坚持上班,都是在夫人高级工程师戴淑芬的搀扶下,走进办公大楼。

庄逢甘的敬业精神令人敬佩,他与夫人的伉俪深情也令人羡慕。

庄逢甘(图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A+男孩”

1947年,青年庄逢甘踏上了前往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求学之路,专攻航空工程领域,在流体力学领域李普曼教授的指导下深造。

庄逢甘凭借卓越的学习能力,在各科均取得了A+的优异成绩,因此赢得了“A+男孩”的称号。1950年,庄逢甘顺利获得航空与数学博士学位。

庄逢甘在博士学位毕业典礼上留影(图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随着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身在美国的庄逢甘备受鼓舞,尤其是得知钱学森有意回国效力的消息后,他的归国之志更加炽热。

1950年8月,庄逢甘毅然放弃了美国提供的优厚待遇与条件,怀着对祖国的深情厚谊和建设新中国的满腔热忱,登上“威尔逊总统号”,启程返回了祖国。

25个饺子的婚宴

1950年,庄逢甘博士从加州理工学院学成归国,随即于1952年加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虽然在数学所工作,他却以非凡的热情,以兼职副教授的身份,踏入北京大学物理系的课堂,为气象专业的学生精心授课《流体力学》。

年仅27岁的他,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与温文尔雅的气质,赢得了学生的广泛敬仰与爱慕,其中便包括戴淑芬。在《流体力学》课程期末考试后,戴淑芬感觉考得不好,便满怀歉意地给庄逢甘写了一封信:“没有学好老师的课,对不起老师,不知还能否再见到老师。”

正是这封信拉开了两人相知相伴的序幕,从此,每个周末都成了这两位青年相互交流的幸福时光。

1953年9月1日,两人照了一张结婚照,婚宴的餐桌上有25个水饺,就这样简简单单,庄逢甘与戴淑芬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庄逢甘与夫人戴淑芬(图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这对喜结连理的人,在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未曾有过争执,始终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共同面对生活的风雨,相互扶持,情深意长。

航空航天的“空动”传奇

自20世纪50年代起,庄逢甘引领并主导了中国航天空气动力学试验基地的蓝图规划和建设,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及导弹武器的气动试验与研究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的工作,深刻影响了飞机、导弹、运载火箭、卫星等各类飞行器的气动试验与研究设计工作,推动了整个行业的科技进步。

20世纪80年代后,庄逢甘亲自主持载人航天空气动力学关键问题研究,准确提出了涉及载人航天的空气动力学十大关键课题,积极推动和参与了载人航天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立项和论证工作。

1956年10月国防部五院成立,庄逢甘被调到该院空气动力研究室担任副主任。图为建室初期的十八人,后排左起5、6为庄逢甘及夫人戴淑芬(图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人物生平

庄逢甘(1925年2月11日—2010年11月8日),江苏省常州人,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历任国防部五院空气动力研究室副主任,空气动力研究所副所长、所长。

20世纪50年代,他起草了我国空气动力研究与试验基地设备建设规划,并领导建成了我国第一个空气动力研究试验基地。领导研究所成功解决洲际导弹和返回式卫星气动防热技术难题,在湍流、热防护和计算空气动力学领域功勋显著,对我国航天空气动力事业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了解更多科学家故事可参观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我们将陆续发布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相关活动内容,敬请期待,欢迎参观!

评论
祥和123
庶吉士级
2024-09-16
商业局马国平
太师级
关注
2024-09-16
荆春杰
少傅级
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
2024-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