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识就是力量》科学小记者打卡中国科学家博物馆,聆听展品诉说中国科技发展的声音,见证熠熠生辉的科学家精神。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是中国首个以科学家群体为主题的大型综合博物馆,集“采集、馆藏、研究、展示、教育、宣传”功能为一体,旨在展示中国科学家形象、弘扬科学家精神。知力科学小记者在探访中国科学家博物馆之旅中,对梁思礼的故事感触颇深。
“从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到第一艘神舟飞船,我回国后和第一代航天战士一起,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创建起完整坚实的中国航天事业,使中国居世界航天强国之列。能为此奉献一生,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光荣。”—— 梁思礼
梁思礼,我国著名导弹控制专家、火箭控制专家, 是航天可靠性工程学的开创者和软件工程化的倡导者,同时也是我国导弹控制系统研制创始人之一。作为梁启超先生的第九位儿子,他并没有追随父亲的脚步走上文学以及政治的道路,而是选择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做出奉献。
1941年高中毕业后,梁思礼跟随其家人的脚步,开启了他的赴美求学之旅。在“工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之下,梁思礼申请转入了有“工程师摇篮”之称的普渡大学电机工程学系。
在求学过程中,梁思礼不仅专注于本业,同时也注重多元发展。他主修电机工程专业,之后又学了自动控制专业。“珍珠港”事件的爆发,导致他与家里的经济往来被切断,他就到餐馆洗碗、到泳池当救生员、担任实验员,度过了一段艰难的时光。在普渡大学期间,他在两年内便修完了三年的课程。1945年毕业后,又继续前往辛辛那提大学攻读硕士以及博士学位。
梁思礼(图片来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梁思礼谨记父亲教诲:“毕业后回来替祖国服务,是人人共有的道德责任”,于1949年9月23日踏上回国之路。同年12月,他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所就职,担任工程师以及无线电副组长,就此开启了他在我国航天事业领域奉献的余生。
1956年,党中央做出了“发展我国导弹技术”的决策后,我国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五院,梁思礼被调任五院导弹控制系统研究室副主任,负责导弹控制系统研究,他回忆道:“当时既无资料,也无仪器和导弹实物,除了钱学森外,谁都没有见过导弹和火箭,简直是两手空空,一张白纸。但这是一颗生机勃勃的种子。”
在后来的六十多年间,他致力于研制远程导弹并亲自领导多种导弹、运载火箭的控制系统研制以及试验,更是在“长征二号”的研制中,决定首次采用平台计算机方案,首次在导弹上使用集成电路化的计算机。
1994年 梁思礼《并行工程》考察报告手稿(图片来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梁思礼先生于经验当中总结出了宝贵的论点,他表示“质量和可靠性是设计出来的,不是统计出来的;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是管理出来的,不是试验出来的”。如今,由他开创的“航天可靠性工程学”为我国长征系列火箭的飞行安全奠定了可靠的基础。1981年后,他作为航天质量可靠性工程学的开创者和学科带头人之一,投身于航天软件工程化的推广行动中,而这一行动也为后续神舟系列飞船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保障。
参观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大家心中不禁对科学家敬佩万分,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知力科学小记者的感言吧!
弘扬科学家精神,讲好科学家故事。大家好,我是《知识就是力量》科学小记者张翊馨。
今天有幸能走入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听到了很多科学家的故事,其中,梁思礼先生的故事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梁思礼先生是梁启超先生的第九个孩子。在他很小的时候,梁启超先生就教他读书识字、念古诗,还手把手教他给大姐写信。17岁时,梁先生去了美国留学。他非常努力,仅用两年就修完了3年的课程,获得了学士学位。后来还拿到了自动控制专业的博士学位。
1949年,当他得知新中国要成立了,就毅然放弃了美国无线电公司的邀请,回到祖国,投身于导弹研制工作。他的这一决定,体现了他深厚的爱国情怀。
当时,我们国家既没有资料,也没有仪器和导弹实物,可梁先生和其他科学家们不怕困难,争分夺秒地工作。“东风一号”和“东风二号”导弹就这样发射成功了!
梁先生始终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他曾在采访中表示,自己研发的导弹是保卫祖国的,这让他感到非常自豪。
梁思礼先生的生平事迹令人深感敬佩。他的贡献不仅推动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更为后人树立了榜样。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爱国不仅仅是一种情感表达,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他的事迹启发我们要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的发展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