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北京科学嘉年华首日,主场活动拉开科普盛宴帷幕

北京科协

9月15日,202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暨第十四届北京科学嘉年华主场活动在北京科学中心拉开帷幕。200余场科普活动为社会公众奉上一场科普盛宴。

展品诉说科学家精神

在1号楼一层,“传承——党领导下的科学家”主题展展示了老、中、青一代代科学家不断探索、创新、传承、复兴的科学之路。每一幅图片、每一段文字、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科学家们对真理的无尽追求和对国家的深沉热爱。

展览中还有一面“中国公式浪漫演算”的打卡墙,不仅介绍了华罗庚、吴文俊等数学家的生平,还很有创意地将演算草稿设计成立面,通过艺术化形式加以展示。小朋友拍照打卡时,可以感受科学家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展览中运用了大量实物,如介绍屠呦呦进行药物筛选时,观众可以拉开小药箱,观察青蒿标本,了解青蒿功效。

专题展览揭秘“中轴线上的科技”

近日,北京中轴线成功申遗,公众不仅热衷打卡中轴线上的15个遗产要素,也对它们的历史文化充满好奇。在“科技中轴——北京中轴线上的科技”展上,图文并茂的展陈和丰富的展品带领观众从另一个视角了解北京中轴线。

北京中轴线15个遗产构成要素为:钟鼓楼、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太庙、社稷坛、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正阳门、南段道路遗存、天坛、先农坛、永定门。它们体现了哪些科学原理?展览逐一进行展示。

展览现场有一座万宁桥模型,桥下3D打印的镇水兽栩栩如生。展览策展人、北京科学中心策展开发部宋男迪介绍说,万宁桥始建于元代,是北京中轴线上最古老的桥梁。桥体为单拱石桥,由桥体、雁翅、镇水兽、澄清上闸遗存构成。万宁桥的拱桥结构不仅抗压,满足车辆通行,高高的拱券还为船只提供了航行空间。镇水兽的设置不仅增添了美观,其龙头、龙爪、水下龙珠、趴蝮的设计,更是巧妙地用于水位监控,桥体的每一个结构都与功能息息相关,是古代技术工程方面的典型案例。

展览中还设有不少装置和设备,观众使用这些装置,可以更直观地理解科学奥秘。每年冬至正午,一缕阳光会从天坛皇穹宇正门射入,经过地面反射,恰好照射到“皇天上帝”的牌子上,形成了独特的冬至光,其中蕴含了光的直射和斜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科学原理。通过缩小比例的皇穹宇和可调节的光线设备,观众可以自行探究光的奥秘,揭开神奇的冬至光背后的科学奥秘。

戴上VR眼镜可参观海油观澜号

在科学中心户外空间,观众可以进行科普体验,了解深地探索、海洋资源、网络安全、商业航天、人工智能、通信技术、生命科学、低碳环保、新型材料、应急安全等内容。

“这是从松科二井钻取的岩芯,松科二井钻取深度已经达到7000多米,这里展示的是地下1000多米的岩芯,它们可以用来进行科学研究。”中国地质图书馆李启东说,这些岩芯和矿物化石向公众科普深地科学知识,鼓励青少年勇攀科技高峰,向地球深部进军。

海油观澜号位于我国南海珠江口西部的文昌油田群,是中国海油自主研发建造的深远海浮式风电机,风机生产的电力为油田生产供电。“眼前我们看到的是海油观澜号的风机系统,叶轮直径158米,整体高度超200米,相当于70层楼高,转动一圈的面积近20000平方米,相当于2.7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风带动3只大叶片,使机舱中的发电机转动,生成源源不断的绿色电力……”只要戴上VR眼镜,观众就能身临其境地参观海油观澜号。

在应急安全展区,一个绿色的充气通道吸引了大家的关注。“这是预防拥挤踩踏装置,里面的灰色充气柱相当于拥挤的人流。三四位观众并排在里面走,能模拟拥挤的现场”。应急宣教人员现场教学,告诉观众遇到拥挤情况如何应对。他说,人们正常呼吸时胸腹部有起伏,如果在拥挤环境中,胸腹部受到挤压会导致呼吸困难,此时要左手握拳,右手握住左手手腕,贴在胸前,起到隔离作用。一旦摔倒了,在拥挤环境下很难再起身,为防止被人踩踏造成致命伤,要将双手相扣,保护好后脑勺和颈部,双臂夹紧护住太阳穴。同时还要身体蜷缩侧卧、双腿并拢,用膝盖接触到肘关节,保护好胸腹部的内脏器官。

“在科学嘉年华长了不少知识,以后要多多了解科学知识,学以致用。”一个小朋友说。

来源:新京报

评论
科普ZSL
学士级
用膝盖接触到肘关节,保护好胸腹部的内脏器官。
2024-09-17
霖0619
进士级
已阅
2024-09-17
武琳琳
少傅级
用膝盖接触到肘关节,保护好胸腹部的内脏器官。
2024-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