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5月30日,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将正式对公众敞开大门,这不仅是科学的殿堂,更是一座传承智慧与探索精神的灯塔。
在这里,每一件展品,每一段历史,都诉说着一位位科学家无私奉献的故事。他们以国家的兴衰为己任,以人类的未来为使命,无畏艰难,勇攀科学高峰。
为庆祝博物馆正式开馆,特策划“博物馆探寻记”系列图文,每期为大家讲述一件展品背后的故事。
提到鞍钢,你能想到什么?
是共和国钢铁工业的“长子”,是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还是雷锋同志奋斗过的企业?
不过,今天先不聊这些,咱们来聊聊一张神奇的手绘图。
这张鞍钢炼钢工艺流程图,来自张寿荣院士亲笔手绘。在普通人眼中绝顶复杂的工艺流程,他只用一张信纸,就清晰地描绘了出来。
他的这一番本领,是怎么“炼成”的?
1948年11月,东北全境解放。1949年春,毛主席发出一声电令:“鞍山工人阶级要迅速在鞍钢恢复生产。”
在当家作主的鞍钢人里,就有刚大学毕业,被分配到鞍钢工作的张寿荣。
亲身经历了抗战时国家被侵略、受欺侮的岁月,面对上级“用最短时间把工作全部接过来”的要求,张寿荣拼上了!
21岁的他投入鞍钢高炉恢复生产的第一线,和同事们啃着窝窝头,就着白开水,没日没夜地实验摸索着。和苏联专家接触需要掌握俄文,他就拜一个白俄老太太为师,老太太仅懂英文,他便通过她的英文解说来学习。
1952年,年仅24岁的他就当上了炼铁厂生产科长。因为工作表现突出,1956年,张寿荣奉调进入刚刚组建的武钢。
20世纪70年代,武钢自当时的西德和日本引进了那时最先进的轧钢技术——“一米七”轧机系统。
但“一米七”轧机系统与武钢苏式的整体设施并不配套。技术难题、外界压力、国家急需……面对一个个困难,张寿荣直接搬进了离车间更近的老办公楼,常驻生产一线。
“假如我回家了,晚上厂里一旦出事,从位于红钢城的家里往厂区现场赶,路上花的时间肯定比从办公室到现场多得多,生产也会耽搁更多时间。”
这种忘我工作的态度和精神,张寿荣延续了一生,也成为他屡获成功的“秘籍”。
“搞工科不到现场怎么行?我大部分时间都在车间一线,钢铁冶金是非常具体的项目,不到现场什么情况都掌握不了。现在有的年轻人不爱去生产一线,爱坐机关,这可不行。学工科啊,腿勤不勤快其实很关键。”
2003年,众院士参观武钢博物馆(左三为张寿荣)
一张张信纸,承载了钢铁巨人的生产脉络。在这最朴素的描绘下,却隐藏着最重要的价值。
“为国家、为人民工作终生,这是我的心愿,也是我的追求。”
快来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围观这最“接地气”的钢铁系统的巨匠吧!
参考文献:
[1]朱存仪 卢先蓉.钢铁明星——记武钢总工程师张寿荣[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2(09).
[2]吴礼祯.百炼成钢——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寿荣[J].科协论坛,2000(15).
[3]别鸣.张寿荣院士的铄金岁月[N].湖北日报,2012.09.19
[4]别鸣 陈迹.冶金人生惜时如金——对话张寿荣院士[N].湖北日报,2012.09.11
[5]马金山.情系钢铁 献身创新——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寿荣印象记[N].中国冶金报,2001.02.28
[6]挺起“数智”脊梁,共和国钢铁“长子”的使命与担当[OL].改革网,2023.10.30
[7]成长印记:“七九”开工:新中国钢铁工业的伟大开端[OL].鞍钢集团官网,2021.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