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弘扬科学家精神】泰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深入人心

浙江省温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去年,一只黄腹角雉幼鸟在温州动物园繁育成功后,经饲养技术人员 3个月的精心照料,顺利度过育雏期正式外放活动场,首次在温州动物园和游客见面。2021年,温州市景山森林公园管理中心与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黄腹角雉人工饲养科研合作项目。同年2月,占地约300平方米的黄腹角雉馆建成;4月,2对黄腹角雉落户温州动物园。在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指导下,温州动物园饲养技术人员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第二年即有黄腹角雉自然产蛋、孵化。截止目前,动物园行业仅有北京动物园曾有黄腹角雉人工育幼成功,在温州动物园自然孵化人工育幼,意味着黄腹角雉的迁地保护工作正式成功,将为温州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也意味着温州动物园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黄腹角雉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因为数量稀少被称为“鸟中大熊猫”,全国共有5000多只野生黄腹角雉,

其中位于泰顺的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有500多只,乌岩岭自然保护区还是世界唯一的黄腹角雉保种基地和科研基地。从濒危到如今拥有500多只,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黄腹角雉保护工作绕不开一个人——被称为“黄腹角雉之父”的著名动物学和鸟类生态学家、中科院院士郑光美。

20世纪80年代,人们对黄腹角雉所知甚少。1984年春天,为了深入研究黄腹角雉,郑光美来到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糟糕的天气持续多日并没有阻挡郑光美搜寻的脚步。经过多日苦苦搜索无果,郑光美拍到了世界上第一张野生黄腹角雉巢和卵的照片。此后10多年,郑光美通过驯养繁殖研究,攻克了原产于亚热带高山的黄腹角雉的受精和繁殖等系列难题,并在北京建成了可自我维系的黄腹角雉人工种群。他和学生们关于黄腹角雉的多篇论文在权威性巨著《世界鸟类手册》中被引用。他还将无线电遥测技术和栖息地选择理论引入研究,为我国鸟类生态学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并查明了黄腹角雉、红腹角雉等濒危雉类的典型栖息地特征,并筛选出影响各种濒危雉类栖息地利用的关键因子。

郑光美对泰顺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贡献难以估量的,他高尚的学术品德和勤奋工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受益于郑光美团队的研究工作,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于黄腹角雉的研究和保护取得阶段性进展。保护区在野外黄腹角雉鸟巢安装视频监控,对栖息地内现有的植被进行严格保护等举措,攻克了濒危鸟类孵化和育雏的技术难关。截至目前,保护区的黄腹角雉野外种群数量从最初的几十只发展到500多只,人工种群数量也已经达到了500多只。保护区也先后获得了“中国黄腹角雉之乡”、“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 中国濒危雉类研究基地”等荣誉称号。

黄腹角雉的保护也带动了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2020年,保护区岭启动了历时三年的生物多样性综合科考。2023年,保护区发布科考成果,发现10个新物种、完成1609个地理分布新记录、获取了大量珍稀动物影像资料。如今,以黄腹角雉等珍稀物种保护为主的乌岩岭,成为泰顺最好的科普基地。泰顺投资1300多万元建设以黄腹角雉为主题的展馆,这是全国唯一的一个以黄腹角稚为主题的博物馆,通过“故事线”的展现手法,系统介绍黄腹角雉的历史文化和生态资源,同时加大对周边群众的保护宣传力度,加强与高校和研学机构的合作交流,开展生态科普教育、深化智慧研学,创建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深入人心。未来,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断完善黄腹角雉野生驯养场,模拟黄腹角雉典型栖息地,打造全国第一批濒危动物保育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