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冬季,「橘子」就开始称霸水果市场。
橘子果肉水分足、味道酸甜、价格又不高,故十分很受人们欢迎。
可是水果摊上的“橘子”也太多了,黄的,青的,大的,小的,美的,丑的......总是让人傻傻分不清楚。
我们先来捋捋橘子家族背后的复杂关系,据说堪比古希腊神话故事
一、“橘丁兴旺”的橘子家族橘子是庞大的柑橘类水果中的一员。
这个家族的祖先有:柚子、宽皮橘和香橼三大元老级水果。
但是柑橘家族的私生活很是混乱,经常随意婚配,繁衍出新的后代,比如:
柚子和宽皮橘杂交产生了酸橙;
酸橙和香橼杂交产生了柠檬;
香橼和小花橙杂交产生了莱檬。
有些还不是一次杂交的结果,而是经过多次杂交,比如:
宽皮橘和柚子经过多次杂交产生甜橙;
甜橙与同父异母的兄弟继续杂交,产生一种混杂橘——“柑”;
更可怕的是,甜橙和它的祖先柚子生出了葡萄柚。
所以柑和橘,都是宽皮橘不断“出轨”的产物,在日常生活中也没有严格的界限,统称「柑橘」。
“柑”:别称又叫大橘,果实较大,果皮粗厚,海绵层厚,质松,剥皮较易。味甜为主,耐储藏;
“橘”:果型要娇小一些,形状常为扁圆,颜色有黄、橙、红,果皮薄并且较宽松,很容易剥离。味甜或酸,不耐贮藏。
常见的柑类有:潮州柑、新会柑、芦柑、耙耙柑、碰柑等;
常见的橘类有:砂糖橘、蜜橘、贡桔、冰糖橘、南丰橘等。
二、吃橘子真的会上火吗?在缺少新鲜果蔬的冬季,橘子绝对是很好的维生素C来源。
橘子的VC 含量,其实比冬季里的另外两个明星水果——苹果和梨要多得多。
最重要的是和橙子、柚子相比,橘子最大的优势就是用手轻轻就可以剥开,吃起来非常方便。
但是常常听说橘子吃多了会上火,大人都说要少吃。
1、为什么吃橘子会上火?
很多人吃橘子之后会出现牙龈红肿、嘴巴溃疡,也就是所谓的「上火」。
其实,「上火」本身就是个很难定义的概念。
在水果中,橘子糖分含量不低,并且还含有一定的有机酸。
橘子吃多了容易对口腔黏膜产生刺激,身体产生一定的黏液反应,就觉得嗓子不舒服。
另外糖摄入过多还会造成口腔内细菌滋生,引起炎症,因为细菌和你一样也喜欢吃甜的。
这些症状都会让你觉得好像「上火」了。
2、不知火丑橘真的不上火?
至于名叫「不知火」的丑橘,其实就是日本人用柑橘与椪柑杂交而成的一个新品种。
四川蒲江县早些年卖不知火时,注册了一个商标名「丑橘」,后来就成了不知火在中国的代名词。
很多人都喜欢丑橘的口感,觉得很甜。
这是因为不知火丑橘的糖含量高达13-14%。
而吃太多糖可能会引起口腔不适,所以不要再为贪吃找借口了!
(不知火只是人家穿的马甲,别当真啦)
图片来源于SOOGIF
3、橘络可以去火吗?
还有人说橘子上面的白色须状物(橘络)可以去火。
但我们扒了扒,一个118克的橘子大概只有不到1克的橘络。
橘络的占比还不到1/118,这比例,你品你细品
所以吃橘子又不想“上火”,方法很简单——就是不多吃!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天水果摄入200-350g,大概相当于1-3个中等大小的橘子,5-6个砂糖橘。
PS:吃完橘子后,记得及时用牙线清理牙缝中的果肉残渣,并且用清水漱口。
三、橘子冷知识1、橘子和牛奶可以一起吃吗?
可以!
牛奶+橘子确实可能会形成絮状沉淀,影响牛奶消化吸收。
实验模拟画面
牛奶中的酪蛋白在酸性条件下确实会沉淀,这是正常现象。
喝进去的牛奶凝结主要是胃酸作用的结果,与橘子关系不大。
如果吃完觉得胃肠不适,很大原因可能是乳糖不耐受。
并不是牛奶和橘子一起吃造成的。
2、母橘子更甜是真的吗?
网上流传:
公橘子底部有一个小点,比较酸;
底部有小圆圈的,就是母橘子,据说味道更甜。
但实际上水果不分公母。所谓公母只是大家的经验之谈。
我们吃的水果都是雌性结果或者两性结果,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雄性(公)水果!
3、陈皮就是晒干的橘子皮?
没那么简单~
有人喜欢把橘子皮晒干,然后当做陈皮泡水来喝?
图片来源于SOOGIF
但是!陈皮不是简单的晾晒。
陈皮的生产,对橘皮和加工过程都有一定的要求,并不是所有的新鲜橘皮都能做陈皮。
4、橘子吃多了皮肤会变黄是真的吗?
这是真的!
橘子吃多了还真可能变“小黄人”!短时间内可能会影响肤色。
图片来源于SOOGIF
因为橘子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吃太多的话身体会来不及代谢,就会导致皮肤变黄,也叫“橘黄症”。
但也不用过于担心,只要停止吃橘子,过几天就会恢复了。
除了柑橘,胡萝卜、南瓜、木瓜、芒果等蔬果中的胡萝卜素含量也很丰富,如果吃很多,一样会变成“小黄人”。
生活中的常见水果——橘子,还真是有许许多多的衍生故事,看到这你是不是也挺震惊?
大家还对什么水果比较感兴趣的?下次我们就来说一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