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百岁院士王振义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说:我一生只完成了一件事,就是对病人负责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据新华社9月13日报道,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13日签署主席令,根据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13日上午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际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15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

根据主席令,授予4人“共和国勋章”、1人“友谊勋章”和10人国家荣誉称号。

其中,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校长、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原所长,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振义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资料显示,王振义,男,汉族,无党派人士,1924年11月生,江苏兴化人,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校长、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原所长,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他是著名医学家和医学教育家,成功实现将恶性细胞改造为良性细胞的白血病临床治疗新策略,奠定了诱导分化理论的临床基础,确立了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上海方案”,为医学实践和理论创新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放弃申请药物专利,无私公开治疗方案,使更多患者受益。他多年来奋战在医学教育一线,培育了大批优秀医学人才,曾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我只不过看了一个病而已,怎么好意思做功勋呢?”王振义问。“那我们帮您算个帐,从您攻克的这个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人群发病率来算,三十多年下来,全世界至少有数十万的病人因为您完全康复,回归社会,这难道不是功勋吗?”王振义的学生笑着说。

建立中国血友病诊断体系

开创中国出凝血研究新航道

1948年,王振义自震旦大学医学系毕业,以第一名的成绩留任广慈医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1952年,王振义开始在著名内科专家邝安堃的指导下从事血液学研究。

有一次,口腔科医生来找王振义会诊,原来他发现有的病人拔牙后流血不止,用一般的止血疗法怎么都没有效果,而且查血液指标都是正常的。王振义反复追问病人病史也没有问出所以然,他就一头扎进文献中,终于查到英国已经有报道,这种被诊断为轻型血友病A的病人血浆中凝血因子Ⅷ的水平只有正常人的5%-25%,平时虽然并不出血,但小手术后却往往出血不止,而且一般的实验室检验无法发现,需要用特殊的凝血活酶生成试验。

这个实验国外1953年刚刚发明,其特殊之处在于要将硅胶涂在玻璃管壁上,硅胶在那个时候是新型材料,国内根本没有。王振义苦思冥想,最终决定用国内常见的石蜡代替硅胶,最后大获成功,1954年成功地在国内首先确立了凝血活酶检测的国产方法,并做出血友病A、B的分型及其轻型的诊断。

同时,王振义还找到了这种病的治疗方法,那就是输新鲜血,因为新鲜血里还有凝血因子,所以输新鲜血就相当于为该类病人补充凝血因子,而库存血经过冷藏、解冻等程序,原本含有的凝血因子以及血小板已经失活,对此类病人无法起到治疗作用。王振义撰写了相关论文,先后在1956-1959年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中文、外文版及《中华内科杂志》等。这一系列成果标志着我国血友病诊断体系的建立,将中国相关血液学研究提升到国际先进水平,他的成果也是血友病治疗史上的一大进步。


王振义主编的代表专著

1979年,王振义又在国内首度提纯因子VIII相关抗原,并制成抗血清来治疗病人,在国内推动了对血管性血友病和血友病携带者等方面的研究,成为中国血栓与止血方面的大家。

攻克最凶险的一种白血病

为肿瘤治疗贡献新疗法

1959年,王振义第一次以医生的身份“遭遇”白血病。然而,曾立志“攻克白血病”的他,败了。

“作为一名医生,最痛苦的就是看到病人被病痛折磨却没有办法。”王振义坦言,自己曾多次被这种无助感淹没。

但王振义的人生字典里,没有“放弃”二字。

除了问诊、查房,他就泡在图书馆、档案室翻阅资料。面对试验一次次失败,他只轻描淡写地说:“失败了就再继续。”

经历数年苦心探索,王振义终于迎来突破:全反式维甲酸可以在体外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为正常细胞。

1986年的一天,一名身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小女孩生命垂危。王振义通过仔细研判,建议她服用尚处于试验阶段的全反式维甲酸。面对他人的劝阻,王振义说:“我相信科学,我有信心!”7天后,奇迹发生了,女孩的症状明显好转,一个月后完全缓解。

王振义的心结解开了。那一年,他陆续采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的23例患者病情完全缓解。他将相关成果写成论文发表,立即在世界范围引起轰动。

此后, 王振义和学生陈竺、陈赛娟等又一起创造性地提出“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方案,并从分子生物学将这个方案研究的明明白白,最终使得这个曾经最为凶险的白血病5年生存率从10%提高到95%以上,成为第一个可被治愈的白血病。该成果被国际医学界誉为“上海方案”,并被国际权威指南指定作为一线经典治疗方案,还被誉为“新中国对世界医学的八大贡献”之一。

令人敬佩的是,王振义在找到攻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特效药”后,并没有为全反式维甲酸申请专利,而是急切地希望能让全世界所有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都尽快获得治疗,他无偿的将这种药和方案向全世界免费推广。这种被患者称为“特效药”的黄色小药丸,只要口服就有效,一盒药当时售价11元,即便是40多年过去了,这盒药也只有290元,还可纳入医保,而类似的肿瘤治疗药物价格都高达2万元以上。

1994年,王振义获凯特琳医学奖(左三)

二十年如一日的“开卷考试”

是最动人的言传身教

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了更好地探究血液学和血液病的奥秘,王振义联合瑞金、仁济、新华、九院的血液科和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组建了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并出任首任所长。三十多年过去了,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已经成为全世界血液学界无法忽视的“重镇”,承担了100多项国家级课题。以上海血液学研究所为基地,王振义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学生,陈竺、陈赛娟、陈国强三位院士便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造就了“一门四院士”的传奇。

2023年致敬王振义院士从医执教75周年座谈会上,三位院士学生为王振义院士送上祝福

陈竺和陈赛娟是王振义招收的第一批研究生。陈赛娟回忆说,“那时候王振义院士不但手把手指导我们做实验,还每天晚上帮我们补习外语。”1984年,王振义力荐陈竺夫妇赴法国留学,正当他俩法国博士毕业的时候,接到了导师王振义的信:用诱导分化法临床治疗白血病获重大突破,这是世界上第一例用全反式维甲酸成功治愈的白血病患者!1989年,陈竺夫妇回到了祖国,成为王振义的左膀右臂,分别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遗传学两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并最终开辟出一片全球瞩目的基因研究新天地。

海南医科大学校长、原交大医学院校长陈国强院士也是王振义的得意门生,他常说,“那时还没有电脑,写了论文王老师一遍遍修改,我就根据修改的内容一遍遍整理、抄写,王老师前前后后改了10次,近2万字的论文,我就重新整理、抄写了10篇。”王振义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始终鞭策着陈国强向更深入更高远的目标前进。

王振义说,“当一个人到达科研顶峰的时候,接下来可能会走下坡路,所以当自己在抛物线刚下降时就应该退下来,让下一代更强的人来替代自己的岗位。这样,这根抛物线就会一直朝上叠加而不会下滑。这对整个事业的发展更有利。”1995年,王振义主动让贤,举荐学生陈竺担任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

2003年,王振义主动要求学生们对自己进行“开卷考试”。每个周一学生们把自己临床上碰到的疑难病患者的病历发给王振义,他立刻开始针对这些难题搜索全球的最新文献,每周四做成PPT到瑞金医院与大家一起探讨,每次他讲的都是国际上最新的进展、成果或解决方案。

2018年2月8日早上九点半,王振义照例到了病房,这一次他 “开卷考试”的病人是个法国小伙,此前小伙子因手足麻木无力伴腹泻消瘦,辗转于上海和巴黎的好几家医院,但诊断意见却始终没有定论。王振义为病人进行了详细的体格检查,还用流利的法语与患者交流并询问病情。随后,与血液科赵维莅、李军民、糜坚青等多位专家进行认真讨论。王振义详细地阐述了他的推导和诊断思路,并将查阅的最新文献资料展现给“考官们”,最终他明确该患者是巨球蛋白血症,还给出了靶向药物联合化疗的治疗方案。

考试完毕,王振义打趣地说,“年轻人工作忙,我帮你们把书看完了,不查不知道,关于巨球蛋白血症的文章已经有近百篇啦!”如今,根据王振义开卷考试的疑难病例而出版的《瑞金医院血液科疑难病例讨论集》已经出了三本,第四本也正在整理中。

王振义常说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病人康复,看到事业在传承。今年6月,陈赛娟院士、陈竺院士和赵维莅教授为带头人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病转化医学研究创新团队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

这支肇始于王振义的团队,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到“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从肿瘤诱导分化疗法到CAR-T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他们勇往直前,不仅在全球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更为世界医学奉献了肿瘤治疗的中国智慧。

来源:上海科技(综合整理自新华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澎湃新闻等,编辑: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