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在闷热的夏末悄悄吹来了,太阳也不再那么炽热,仿佛被秋蒙上了一层柔纱,果子就要成熟了,叶子也要悄悄变红变黄,秋天它慢慢的就来了。
秋季,从立秋至立冬前,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气候由热转寒,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人体也开始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湖南省直中医医院中医经典病房提醒您:秋季养生,以养收为原则。
秋季调养怎么做?
一、精神调养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说明秋季养生首先要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以避肃杀之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二、起居调养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早起,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之太过。
三、饮食调养
《素问·藏气法时论》指出“肺主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酸味收敛补肺,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可能少食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一点酸味果蔬。秋燥易伤津液,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佳。
四、运动调养
秋季,天高气爽,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好时期。可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但应避免运动锻炼过度。
五、防病保健
秋季是肠炎、痢疾、疟疾、"乙脑"等病的多发季节。要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蚊蝇。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和被污染的食物。
秋季的气候特点是干燥,燥邪伤人,容易耗人津液,常见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上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甚至皲裂。
预防秋燥除适当多服一些维生素外,还应服用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西洋参、沙参、百合、杏仁、川贝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直中医医院 中医经典病房 明亮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