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千万IP创科普# 秋分:平阴阳 调神志 滋阴润肺

福建省泉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秋分养生

今日秋分,也是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古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意思是秋天过半,昼夜平分,大自然在此时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因此养生要注意平和阴阳,可以用“不悲不燥”四字概括。
“不悲”指的是要调畅情志,保持愉悦的心情。俗话说伤春悲秋,秋季悲凉,容易让人触景生情,易勾起心中凄凉、忧郁之感。因此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悲伤和消极情绪,有助于保持肝气顺畅,促进整体健康。
“不燥”指的是在要滋阴润肺,固护脾胃。秋分后温度逐渐下降、空气干燥,燥邪易侵袭人体,导致人体津液流失。

调养心神防“悲秋”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

肺在志为忧,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耐受性下降,易生悲忧情结。

当秋天来临,展现在我们眼前万物枯败,一片昏黄,易使情绪受到消极影响,产生“悲秋”情绪。

《黄帝内经》曰:“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养收之道也。”我国古代民间有重阳节(阴历九月九日)登高赏景的习俗,也是养收之一法,登高远眺,可使人心旷神怡,一切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顿然消散,是调解精神的良剂。做好以下几件事防“悲秋”。

1.早卧早起:遵循自然节律,秋季应早睡以养精气,早起以调动肺气,顺应自然界的收敛之气。中医认为秋季属“收”,应避免熬夜,养成规律的作息,以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2.适度运动:秋分后气候宜人,是进行户外运动的好时机。建议适当进行如太极拳、散步等轻缓的运动,既可增强体质,又能舒缓情志,但要避免过度出汗,以防耗伤津液。

3.艾灸:秋分时节适宜进行艾灸,尤其是对肺部、脾胃等脏器的调理。艾灸关元穴、足三里穴、肺俞穴等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改善秋季常见的肺部不适。

此外,秋分早晚温差大,除了注意及时添加衣物,还要注意保护这几个最易受寒的身体部位:暖颈,让脖子不受寒,以免寒气入侵;暖腰,可以搓手按摩肾俞穴(俗称的“腰眼”),来疏解受凉带来的不适;暖脚,做好足浴按摩也能有效加快血液循环,可在泡脚之后,对足部进行点压式按摩。

收敛补肺和脾胃

1.多食用甘润的食物,如蜂蜜、芝麻、核桃、鸭肉等,以滋阴润肺。

2.多吃养胃食物:如南瓜、山药、枸杞、红枣等,可以温和养胃,健脾补气。

3.多食酸性食物:如柚子、山楂、葡萄、百香果等,酸可以收敛补肺。

4.多吃白色食物:中医认为白色入肺,肺又主皮毛,秋季多吃白色食物,如百合、银耳、杏仁等,可以滋阴润肺,增强免疫力。

5.少食辛味食物:如葱、蒜、辣椒等,辛味会发散泄肺。

秋分是一个气候的转折点,应该从饮食、起居、情志等多方面调理身体,帮助身体更好的适应气候变化,为即将到来的寒冬做好准备。

节气古诗

《晚晴》

唐•杜甫

返照斜初彻,浮云薄未归。

江虹明远饮,峡雨落馀飞。

凫雁终高去,熊罴觉自肥。

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诗中描写了傍晚时分的景色,夕阳斜照、浮云飘荡、江虹饮雨、峡雨纷飞,在秋分这个时节,诗人作为客居他乡之人,看到这些景象,心中不免生出几分感慨,体现了秋分时节的独特景致和诗人的羁旅之情。

评论
文峰社区劉洪柱
太傅级
已读完
2024-09-23
汨罗镇徐志雄
少师级
已阅读
2024-09-23
董子涵之
庶吉士级
秋分早晚温差大,除了注意及时添加衣物,还要注意保护这几个最易受寒的身体部位:暖颈,让脖子不受寒,以免寒气入侵;暖腰,可以搓手按摩肾俞穴(俗称的“腰眼”),来疏解受凉带来的不适;暖脚,做好足浴按摩也能有效加快血液循环,可在泡脚之后,对足部进行点压式按摩。
2024-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