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了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起初种植效果很好,得到大量推广。然而由于组合单一、抗性不强等原因,开始大面积发生稻瘟病,大片稻田颗粒无收。稻瘟病对中国杂交水稻的发展,几乎是致命的打击。面对稻瘟病的肆虐,善于思考的谢华安发现,稻瘟病高发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杂交水稻品种的父本,也就是恢复系的抗病性不强。那要从哪里入手呢?本期《相约科普》栏目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让我们一起聆听他的金色种子梦。走进谢华安院士 聆听金色种子梦《相约科普》第二十二期
一、成为“南繁候鸟”,成功培育高抗病性水稻面对稻瘟病的肆虐,谢华安决定要育成抗稻瘟病的恢复系,利用抗稻瘟病的恢复系,配成抗稻瘟病的杂交稻品种。为了缩短育种年限,谢华安带领团队来到海南开展水稻种植研究,成为“南繁候鸟”。最终谢华安和课题组成员,经过多点、多年、多代的筛选,在成千上万的稻株中,选出长势长相优良的稻株,得到了抗病、株叶形态、丰产性等表现最好的一个恢复系——明恢63。
二、带领课题组亲力亲为,育成汕优“63”为了好中选优,工作中不怕辛苦的谢华安将繁育数量增加了一倍,最终他和团队育成了“汕优63”,他的双手也因常年的育种工作,变得异常粗糙,布满老茧和沟壑,但他却非常自豪地说,我们用占全世界约9%的耕地,养活了占全世界近20%的人口。 “汕优63”连续十余年成为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近10亿亩,增产粮食700多亿斤。
三、多年探索,育成耐储存的品种“以前我想的是大家都有一碗饭吃,现在我们想的不但要吃饱饭还要吃好饭,还要吃出健康。我就想通过一种的办法,稻谷进仓库,两年到三年常温之下,不加任何物理措施去干涉,能不能基本不陈化。”谢华安表示。10多年前谢华安团队就开始耐储存品种的选育的探索,经过10多年的探索,育成耐储存的品种福香占。
(点击查看完整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