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 年 , 中国国家地质博物馆研究员胡承志先生在贵州兴义顶效镇(现改为顶效街道)绿荫村,发现了当地房屋的石板上有一种动物的化石,可初步辨认为是爬行动物。村民告诉他,这叫“四脚蛇石板”,在当地的浪雾山很常见。
这种生物的化石引起了他的兴趣,在当地人指引下,他来到山中,捡到几块化石带回北京,经著名古生物学家杨钟健先生研究鉴定后,认为该化石生物在中国乃至亚洲都是首次发现,具有重大意义,因此特以发现者胡承志先生的姓氏和发现地命名为胡氏贵州龙,也简称贵州龙。
贵州龙生活在三叠纪中期,是一类小型的海生爬行动物,属于鳍龙目肿肋龙亚目贵州龙科,它们的体长一般在15-30厘米之间,有着长长的脖子,看上去就像是迷你版的蛇颈龙。
除了外形之外,两者的行动方式也有相似之处,都会利用较扁平的前肢推动身体在水中前进,不过蛇颈龙的前肢形如船桨,而贵州龙的前肢保留着明显的趾,趾间有蹼相连。这样的肢体形态,让很多人认为贵州龙可以离开水环境到陆地上活动,其生殖方式也随之引发过争议,有认为它们是像海龟一样到陆地上产卵的,也有认为它们像鱼龙那样在水中产下幼崽的。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贵州龙后肢的带骨(即腰带,包括髂骨、耻骨、坐骨)是活动的,与荐椎没有固接,无法在陆地上以四肢支撑体重,具有非常明显的水生生物特征,同样的特征在早期的部分两栖动物和现代的鱼类身体上也有呈现,因为它们的肢体和偶鳍无需承担体重。因此,贵州龙是终生生活在海洋中的。
这样的生活方式排除了贵州龙上岸产卵的可能性,而后来发现的雌性化石标本中,还有保存在体腔内的幼体骨骼,这成为贵州龙在水中直接产下幼崽的证据,但它们的生殖方式有别于现代的鲸、海豚等海生哺乳动物的“胎生”,而是将卵产在体内,孵化后产出,称为“卵胎生”,前者的幼体直接从母体获取营养,而后者虽然也是将幼体直接产出,但营养由卵提供。
由于以肺呼吸,幼体是以尾部、身体再到头部的顺序离开母体,头部先出生意味着当场去世。而刚出生的幼体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浮出水面呼吸第一口空气,之后便开始了独立的觅食之旅,以比自己更小的鱼虾为食。它们的身体具有颈椎20节、背椎20节、尾椎37节,保证了捕食以及逃离天敌追捕的灵活性。
三叠纪兴义地区狭长的海槽为贵州龙提供了稳定而封闭的生活环境,使它们成为当地最繁盛也最具代表性的物种,但危机潜藏于安定之中,当兴义地区海平面下降时,海水循环不畅,低能缺氧的静水环境让它们迅速走向了灭绝之路。只有化石上灰黑-黑色的骨骼纹理以及围岩清晰的层纹构造,诉说着它们“窒息”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