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读博对心理健康影响有多大?看到这个研究,我想分享一些亲身体会

中国科普博览
原创
中国科协、中科院携手“互联网+科普”平台,深耕科普内容创作
收藏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贝塔(应用心理学博士)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先发起一个投票:

你认为博士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程度有多高?

A. 非常不健康

B.不健康

C.比较不健康

D.一般

E.比较健康

F.健康

G.非常健康

当“博士”的光环下隐藏着与日俱增的药丸,你是否会怀疑,那些在学术象牙塔里的小伙伴,正站在崩溃的边缘?

读博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有多大?

近期,来自哥德堡大学、斯德哥尔摩大学和隆德大学经济系,以及斯德哥尔摩大学瑞典社会研究所的一项纵向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直接探索。

研究使用了瑞典全国行政记录的数据,包括2006年至2017年在瑞典攻读博士学位的两万余名博士生群体,以及七百余万普通人群和三十余万硕士人群的精神病药物处方和因心理健康问题而住院的记录,采用事件研究分析和比较研究探讨了博士学习开始前后心理健康的变化。

药物

(图片来源:veer图库)

研究发现,在开始博士学习之前,“博0”学生与拥有硕士学位的人群相比,使用的精神病药物的比例相近,且低于普通人群。然而,博士生涯一旦开始,博士生使用精神病药物的比例显著增加,且这种增长趋势在博士学习期间持续存在。

在第五年(通常也是毕业前一年)时,这个比例已接近普通人群,且显著高于其他高学历个体。此时,药物使用量比博士学习开始前增加了40%;此后,药物使用量有所下降。从住院记录来看,与之相似,随着博士学业的开始,因精神健康状况住院治疗的人数显著增加,而在五年后呈减少趋势。

更夸张的是,研究进一步发现,读博相比父母去世类的重大应激事件对精神类药物使用的影响程度更大,持续时间更长。

而在博士学业期间使用精神类药物处方的相对风险,**对于“大龄”、女性以及有心理病史的三类同学而言显著更大。**数据指出,超过31岁读博的同学相比26岁以下读博的同学,领取精神类药物的相对风险高出1.51至1.65倍。

文章还有一个有趣的发现,从职业生涯来看,最终选择去大学工作的博士,相比于去企业工作的博士,领取精神类药物的风险高28%。

在大学任教

(图片来源:veer图库)

博士生的焦虑来自哪里?

作为一名“退圈博士”,扪心自问博士那些年的焦虑到底来自哪里。脑海中逐渐浮现出通宵处理数据的一个个夜晚,实验失败后捶胸顿足的一个个时刻,以及前途未卜、成把脱发的日子。

据大脑的不完全统计,心理健康问题的元凶包括但不限于:

**学业压力:**大论文、小论文、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大组会、小组会、进展汇报、实验失败、学术竞争、老板警告、创造力缺失、自我追求等等都会带来大小不同的“稻草”来压死“骆驼”。一言不合就“毕不了业”,对于“一生关键的中国人”而言效果超级加倍。

做学术

(图片来源:veer图库)

**职业不确定性:**如上文所言,持续在学术圈中工作的博士相比“退圈”博士而言,博士期间的心理健康程度更低。在“越来越卷”的今天,在“非升即走”的大山下,博士期间对于未来学术生涯的担忧和就业前景的焦虑也是最重要的应激源之一。

**论文发表压力:**前几年有一本很火的书,叫做《不发表就出局》,由香港中文大学李连江教授所著,李教授结合自己的经验和观察,为年轻学者和学子提供了很多实用见解。书的名字也反映了学术圈现状,所谓“不发表,就出局”;而对于博士生来说,不发表往往意味着无法毕业、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大龄而“一事无成”。

《不发表就出局》

(图片来源:豆瓣截图)

**经济压力:**绝大部分博士生处于25+的年纪,失去家庭的资助,且随着年龄增长花销增大,尤其对于一些补贴微薄的课题组而言,博士生的“经济困境”尤为突出,部分同学需要通过兼职维持生活,更加造成了“时间冲突”和“心力交瘁”。

**工作生活平衡压力和健康问题:**大量的时间投入是博士毕业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博士生通常需要长时间工作,这可能影响他们的健康和社交生活,甚至产生“社交隔离”;身体的“亚健康”也会影响情绪和动机,而产生负性循环。

**亲密关系与家庭:**一方面,博士期间也往往是“恋爱关键期”,读博所占用的大量时间和认知投入可能让博士生无法在亲密关系中给到充足的“情绪价值”和“经济价值”,而影响亲密关系的健康存续。另一方面,对于已经成立家庭的博士生而言,照顾家庭成员或抚养孩子可能也会增加其压力,因伴侣或家庭关系而可能导致焦虑。网络中“我的另一半是博士生,我应不应该理解ta”的讨论随处可见。

家庭和睦

(图片来源:veer图库)

**导师与同伴关系:**一位合拍的、耐心的、支持的导师以及和谐的、健康竞争的课题组能减少学术生涯很多的痛苦;与之相反,不负责任的、脾气暴躁的、永远在否定的导师以及“勾心斗角”的、存在“不公平竞争”课题组则是“把人逼疯”的又一大来源。

一些应对建议

说了这么多,一个“过来人”,最后还是跟大家分享三点在读博的漫长岁月帮助我度过那段岁月的“小秘密”。

博士生毕业

(图片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官网)

了解“习得性无助”,走出“习得性无助”

积极心理学大师马丁·塞利格曼的习得性无助理论指出,“重要结果不受控制的环境、自我放弃的反应,以及形成习得性无助的认知(即预期所有自主行动都无法左右结果)”,三点表现构成了习得性无助。一旦我们形成习得性无助,就可能会产生“控制结果动机削弱、对反应能控制的结果学习的干扰,以及伴随着创伤性结果的恐惧与抑郁”三类反应。

上述表现与反应在读博期间往往反复出现——实验结果无论怎样都无法达到预期、努力半年的方向完全失败、被审稿人不断否定的论文——我无论怎么做都不能达到标准,我要不要放弃。此时,就很可能会产生面对不可控性产生的抑郁和不可预测性产生的焦虑。

负面情绪

(图片来源:veer图库)

对此,作者也给出了相应的解题思路。

一方面,可以从简单的事情入手,开展控制感和可预测性练习来缓解焦虑,通过体会控制感来增加自尊和自我效能感。举例来说,做不消耗脑细胞的家务就是很好的解压方式,看到被自己打扫得窗明几净的房间,获得感油然而生。

另一方面,**可以改变自己对事物的解释风格、不断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跟自己说:我的困境和发生的坏事是暂时的不是永久的、是特定的不是普遍的、是外在的不是内在的。

某种程度上,图中范德彪的精神状态值得参考

(图片来源:《马大帅》)

例如:我的文章被拒是这一次被拒不代表永远被拒,我的文章是被这个杂志拒了不是被所有的杂志拒了,我的文章被拒可能是不适合这个期刊或者观点不被审稿人认同、不代表我的论文一无是处。

积极心态很重要

(图片来源:veer图库)

提升内在动机,自主掌控人生的力量

自我决定理论指出,“自主性、胜任感和人际关系需要”的满足会让人享受这项任务带来的快感,而产生完成某项任务的内部动机。与之相反,“缺乏自主性、被控制,无法胜任角色目标,与关键人物存在关系冲突”则会带来内部动机的匮乏。

博士期间持续的负面反馈会耗尽自主性和胜任感,降低内部动机,产生习得性无助。而面对这些困难,仍然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可以从自我入手,即“调节情绪、接纳自我”;另一方面,个体也拥有通过行为和期望影响环境、让环境更多地支持自主的能力,我们可以通过“与导师谈谈”“与审稿人argue”等,说服他人接纳我们的观点。

寻找社会支持,接纳社会支持

回到自我决定理论的第三点——关系需求,他人尤其是关键他人的支持和鼓励在一些重要节点尤为重要。

找工作

(图片来源:veer图库)

在博士最后一年找工作接连受挫的时候,导师询问我的进展,我告诉他不容乐观,由于我的目标是工业界,“心理学女博士”的身份在某些行业下为我带来了一些阻碍,他微信告诉我,“各种歧视太多,性别歧视尤为突出,不过你要有自信,肯定比绝大多数人(不论性别)都优秀”,这些话帮助我重建了信心、给了我莫大的鼓励。

而在那些“几乎撑不下去”的时刻,家人和朋友的关心和支持,同样能够给到博士生义无反顾的底气和勇气。

最后,祝各位想要读博士的同学能够不留遗憾地享受这段旅程,祝正在这段旅程途中的同学能够所得皆所愿、不负韶华、健康快乐。引用毕导在毕业视频里的一句话:

(图片来源:毕导《13年过去了,我终于毕业啦!》视频截图)

同时,如果你身边有正在读博士的小伙伴或者亲人,请多倾听、理解、鼓励与关心她/他,你的一些小的举动,可能对她/他来说无比温暖,能够帮助她/他度过这段漫长旅程。

参考文献:

1.马丁·塞利格曼. (2020).习得性无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爱德华·L. 德西, & 理查德·弗拉斯特. (2020). 内在动机. 机械工业出版社.

3.Sanna Bergvall, Clara Fernström, Eva Ranehill, Anna Sandberg. (2024). The Impact of PhD Studies on Mental Health—A Longitudinal Population Study, Working papers, Lund university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