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广泛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在西太平洋和美洲的流行最为严重。
但实际上它离我们并不遥远,在我国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福建、浙江等地区也较多发生。登革热的流行季节主要在7-9月份,随着蚊虫的大规模繁殖,登革热也会迎来高发季。
一、登革热的传播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虫媒传染病,它的传播媒介主要是两位“花臂飞虫”——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在我国主要由白纹伊蚊传染,由“病人/隐性感染者→伊蚊→健康人群”的途径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蚊子吸了感染者的血后,在体内复制病毒,经8~10天的增殖后,再通过叮咬将病毒传播给健康人群。
二、了解白纹伊蚊
白纹伊蚊是双翅目蚊科伊蚊属昆虫,俗称“花蚊子”,又称“亚洲虎蚊”,起源于东南亚,现已扩散分布到全球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白纹伊蚊体态中等,黑白或黑银相间的斑纹是它的经典特征。在我国,白纹伊蚊是登革热主要传播媒介之一。
白纹伊蚊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虫期。卵、幼虫和蛹都在水中生长发育,成虫离开水生活,也就是我们平时看到的蚊子。
白纹伊蚊雄蚊不吸血,通常靠吸食植物的汁液及花蜜维持营养。白纹伊蚊雌蚊在室内和户外全天都会叮咬吸血。活动高峰通常出现在早晨日出前1-2小时和傍晚日落前2-3小时,日落前叮咬吸血的活动比日出前更为频繁。
白纹伊蚊主要在白天产卵,光照和气温对产卵都有影响。有研究发现,6-9月是白纹伊蚊产卵的高峰期,温度在25-30 度之间,繁殖能力最强,产卵最多。白纹伊蚊雌蚊吸血后会寻找阴暗、潮湿、避风的场所栖息。
三、登革热的症状
如蚊虫叮咬后出现高热(24小时内体温可达到40℃以上,可伴有畏寒,一般持续3-7日),躯体剧烈疼痛(头痛、眼眶痛、肌肉骨骼关节痛),面、颈、胸部皮肤潮红,四肢躯干、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等登革热明显症状,此时需及时前往医院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旅居史,配合开展登革热相关监测。
四、如何预防登革热?
预防登革热最主要是避免被伊蚊叮咬。
1、改造环境
户外通过平洼填坑,疏通下水道、污水池以及污水井加盖,及时清理废弃容器里的积水,倒扣置放废弃的缸罐。经常清理花盆托盘、腌菜坛子的“坛沿水”以及各种存水容器加盖,改造白纹伊蚊的孳生环境,防止蚊子产卵和幼虫孵化。
2、驱蚊灭蚊
室内可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蚊香液、电热蚊香片、气雾剂等产品和电蚊拍等工具驱蚊灭蚊。不建议同时使用两种及以上化学驱蚊剂。
3、隔离蚊子
为活动区域安装纱门、纱窗以及使用蚊帐可以安全有效防止大部分室外白纹伊蚊的入侵叮咬。
4、自我防护
必需要去户外蚊虫较多的地方时,建议穿浅色长袖长裤加以防护,皮肤裸露处涂抹蚊虫驱避剂,尽量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等地方停留。
国庆假期来临,人员流动增大,为进一步做好登革热防控相关工作,汉寿县人民医院积极行动,多措并举筑牢健康防线。
开展全院登革热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登革热的识别和应对能力。
加强院内环境整治,组织保洁人员定期进行全面消杀,及时排查各处积水,消毒清运各类垃圾,结合物理、化学、生物及环境防治多种手段综合防蚊灭蚊,有效降低传播风险。
开展健康教育,院区内各楼栋显眼位置张贴宣传海报,门诊大厅显示屏滚动播出宣传标语,提升公众对登革热的认知及防范意识。
发热门诊专科专治,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防蚊隔离、早治疗”。
登革热作为一种由蚊子传播的急性传染病,科学预防是关键,改善周围环境,做好防蚊措施,保持卫生习惯,严格自我保护,远离登革热侵扰。
来源:汉寿县人民医院 宣传科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H)